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碳中和基金 > 投融资 > 正文

“一带一路”释放万亿绿色发展活力

2017/9/11 11:12:22       人气:12810

   新经济常态下,古老的丝绸之路正焕发蓬勃生机。如今,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指导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也为“一带一路”建设铺就绿色主基调。   

  共建绿色丝路是“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的重要命题。早在2015年3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深化环保合作,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四部委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参与单位和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务实高效的生态环保合作交流体系、支撑与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合作基地,制定落实一系列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政策和措施,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打好坚实基础。   

  同时,推动形成多渠道、多层面生态环保立体合作模式,加强政企统筹,鼓励行业和企业采用更先进、环境更友好的标准,提高绿色竞争力,引领绿色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提出应制定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标准和规范,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保服务与支持。   

  在为“一带一路”输血方面,《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按程序申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融资支持基金等现有资金(基金)支持。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和相关环保要求,识别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开展综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合理布局产能合作项目。并鼓励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绿色项目按程序申请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中国政府和PPP融资支持基金等现有资金支持。   

  而事实上,比上述规划更显急迫的,则是一带一路沿线的脆弱生态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人口约44亿,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以上,环境压力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环境管理基础比较弱,容易诱发环境风险和投资风险。但也同时为该地区开展绿色发展领域的经济技术国际合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虽然沿线地区的政治、制度、市场、经济和经营风险都较为突出,但“一带一路”也往往是全球竞争最为薄弱的区域。作为中国企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古老的丝绸之路也恰恰是厚积薄发的产业蓝海。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报道,中国“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绿色投资1.1万亿元,绿色产业产值规模更是已达到8.4万亿元,未来算上沿线国家的同类投资,投资每年预计超过30000亿元市场体量。   

  截至目前,大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型项目建设的步伐在加快,已经展现出在技术、工程、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引领国外项目的发展趋势。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一带一路”正打造成环境友好、生态文明良好的“一带一路”,日渐成为世界上最美的经济走廊。


来源:
http://hbw.chinaenvironment.com/zxxwnr/index.aspx?nodeid=164&page=ContentPage&contentid=92736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