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绿色智造 > 正文

中外科学家高产低碳排水稻研究问世

2015/7/24 15:31:01  http://www.ditan360.com/   人民网  人气:38313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如果能彻底控制稻田甲烷,将相当于减少全球汽车甲烷排放量的1/4,意义重大。福建省农科院与国际专家合作研发出一种高产量低甲烷排放的水稻,有望减少稻田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解决粮食安全与温室气体排放两大科学问题。

  记者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由中国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多位专家,历时10年国际合作完成的关于“低甲烷高淀粉水稻SUSIBA2”研究,于7月23日在国际权威科学杂志《nature》在线发表。这支国际合作团队从植物本身入手,通过10年研究和大量前期工作,成功将大麦的转录因子植入水稻,有效调节水稻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储存于稻谷等地上部分,而不是储存到水稻地下部分,从而减少甲烷排放。相比于以往科学家通过控制水分、增加氧气等栽培方式,或者减少稻田土壤中甲烷菌数量的做法,这项新技术突破了局限性,为植物科学领域研究开辟了新道路。

  三年试验表明,SUSIBA2水稻减少甲烷排放、增产稻谷的表现良好。若该成果的应用研究未来取得突破,按减排50%推算(目前的研究结论),预计每年将使福建稻田甲烷减排35万吨,我国稻田甲烷减排1464万吨,全球稻田甲烷减排5136万吨;按减排30%推算(大面积推广的理论预期),预计每年将分别为福建、中国减少甲烷排放20.88万吨和878.388万吨。

  据悉,每生产100公斤的稻谷就向大气排放14公斤甲烷,仅稻田甲烷排放量就占全球甲烷排放量7-17%。中国、印度是世界是水稻生产大国,也是世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将为金砖国家在种植水稻、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甲烷的温室气体排放,开辟全新的发展路径。

  中外研究团队的领军人物孙传信、王锋希望,能在他们退休之前,看到选育出既能减少甲烷排放、又能提高产量的水稻新品种,在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