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课题研究 > 正文

小山村办起大景区 ——陕西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何家坊村转型发展的启示

2018/9/30 9:05:09  http://www.ditan360.com/   陕西日报  人气:9215

原标题:小山村办起大景区 ——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何家坊村转型发展的启示

金锁关,是关中的北大门,享有“雄关天堑,鹰鹞难飞”之誉。今年夏天,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何家坊村的金锁关石林景区“火”了。
  每到周末,西安、延安、咸阳、渭南甚至外省的私家车及旅游大巴车蜂拥而至,将这个位于绿色群山之中的3.2平方公里的景区“挤爆”。据统计,双休日来景区的游客上万人次,平日里游客量每天也有三四千人次。
  对于一个由村子办起的、去年5月才建成开园的3A级景区来说,如此火爆的景象在铜川乃至全省的旅游景区都不多见。
  9月8日,忙着疏导游客的何家坊村党支部书记、金锁关古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存良说:“抢抓全域旅游机遇,打好旅游脱贫致富牌,是我们在实施转型发展上的体会。”
  启示一
  挖掘当地资源,找准脱贫新路径 

  坐在高空缆车上俯瞰金锁关石林景区,最夺人眼球的莫过于绵延100多米长的石林。莽莽青山间,一字排开的石峰、石柱、石笋拔地而起:远观,像一支挟黄沙而来的丝路驼队;近看,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如狮子、牛头、驼峰,有的则如翘首期盼的少妇、憨态可掬的孩童……
  谁能想到,石林景区开发之前,这片美丽的石林还被“锁”在金锁关的山梁间,罕有人至。那时,大家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煤炭经济上。
  据薛存良介绍,石林所在的何家坊村,依托305省道穿村而过的交通便利,办起了三四十个煤场,村上绝大多数人从事煤炭运输。同时,村上还开办了一个年产值8000多万元的碳素厂,全村25%的劳动力在此打工。
  2013年以来,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及治污降霾工作的推进,煤城铜川开始了转型发展之路。因环保不达标,2014年何家坊村的碳素厂被关闭,随后三四十个煤场也相继被关闭。
  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不让干了,群众靠什么生活?薛存良及村上一班人十分着急。当时,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转型发展。最终,薛存良想到了渠家庄村民小组的石林。因为没有路,这片渭北罕见的天然石林奇观鲜有人知。
  在金锁关镇领导的支持下,何家坊村争取到先期资金,开辟了通往石林的羊肠小道,设置了指示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后,铜川市及印台区的领导多次深入金锁关石林调研,帮助何家坊村理思路定措施,最终确定了“旅游+扶贫”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结合铜川市关于推进全域旅游的目标,何家坊村很快成立了金锁关古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铜川市及印台区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了公司大力支持,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启示二
  差异化发展,提升游客参与性

  伴随着强劲的音乐,在紧贴水面的吊桥上,以年轻人为主的游客排着队起劲地扭动。因晃动剧烈,不时有人落水,溅起的水花引来一片欢笑……抖音上这段视频让金锁关石林景区的吊桥成了“网红桥”。
  “网红桥”仅仅是石林景区的一个体验性项目。
  一提起乡村旅游,绝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古街、古镇加小吃。也正因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刚开始红极一时的乡村旅游景区很快就风光不再。
  尽管拥有石林这一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如果只是建一个观赏型景区,让游客看一看、吃一吃,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需要。为此,何家坊村金锁关古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汲取各家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景区以参与性、互动性为主的发展定位。
  从2015年开始,金锁关古石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就聘请专业团队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其中长230米、高130米的玻璃吊桥是西北地区首座旅游景区玻璃吊桥,横跨在石林景区两座山之间。2017年5月一开园,玻璃吊桥每天能吸引三四千人来体验,人最多时,队伍都排到了半山腰。
  随后,石林景区又建成高空缆车、玻璃栈道、悬空秋千等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来自西安的李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侄子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里的游乐项目视频,她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来玩了。和其他景区相比,这里既能参观又能玩,特别吸引年轻人。来自延安市富县华宇旅行社一名姓刘的女导游表示,除了风景,现在的游客更注重参与性,觉得只有参与其中才有意思。
  启示三
  景区搭台,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每天7时10分,何家坊村的叶秋玲和老公牛文刚都会准时站在路边,等电瓶车拉自己去石林景区上班。叶秋玲在景区干保洁,月收入1800元;牛文刚在工程部当工人,每月将近3000元。有了这两份收入,他们家去年顺利脱贫了。
  “我老公可是薛书记的铁杆粉丝呢!”叶秋玲告诉记者,她老公过去就一直跟薛存良在村上的碳素厂干,现在又跟着他来到景区上班。
  “景区搭起了台子,我们就要帮助群众稳定增收。”据薛存良介绍,他们通过“旅游+劳务用工”的模式,在景区保洁、日常管护用工等方面,优先聘用本村和周边村的贫困群众。目前,景区120名务工人员中,贫困劳动力30余人,每人年增收1.5万元左右。通过“旅游+自主创业”方式,景区门面房、摊位出租等也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免收租金和保证金,积极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对于先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景区还予以奖励。
  作为何家坊村办起的第一家农家乐,祥和农家乐拿到了村上的1万元奖金。9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祥和农家乐,36岁的周梅正忙得不亦乐乎。当天,来自铜川及西安、咸阳、延安的游客正兴致勃勃地品尝着她家的核桃包子、烩搅团、酸汤饸饹等小吃,小院里六七张桌子全部坐满了人。周梅说,过去她家种了10亩地,几乎不赚钱,而今办起农家乐年收入10万多元。
  据统计,石林景区开办后,何家坊村先后扶持了20余户自主创业群众,其中贫困户5户,每户年收入3万元左右。此外,村里还成立了太阳花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葵花种植和黑驴养殖为主,连续两年为47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600元。
  2017年,何家坊村实现整村脱贫,并被评为铜川市脱贫攻坚示范村。
  “脱贫,仅仅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除了开发‘六郎洞’等旅游资源外,我们还将把中高档民宿作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对接大城市的养老、研学等市场,让游客能留下来。也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实现稳定长久的增收。”薛存良说。(李艳)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