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中国低碳(能源)创业大赛
  • 2010/12/1 10:45:41 来源: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   中国首届低碳(能源)创业大赛由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和中科院主办,由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社发起并与中国低碳网等单位协办,是中国第一个促进低碳技术商业化的比赛。大赛将力邀低碳经济及科技领域权威专家、投融资界资深顾问以及优秀企业界人士,对参赛低碳商业方案进行筛选评估。大赛主要的评估标准由商业化前景、科技含量、碳减排潜力和团队能力构成。对于优秀的参赛方案,将得到技术评估、创业培训、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促进低碳商业方案从概念和技术走向实业。


      大赛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和中科院等权威部门领导下、力邀低碳经济及科技领域权威专家、投融资界资深顾问以及优秀企业界人士,秉承公正、透明的评选标准,依托全球最大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汤森路透集团独家提供的专利技术数据库,筛选在投资价值、科技含量和碳减排潜力方面领先的低碳技术商业方案,并提供包括政策解读、技术评估、创业培训、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等服务,促进低碳事业从概念和技术走向实业,切实推动低碳技术成果的转化进程。


      活动预计于2010年11月对外发布并开始征集创业方案,2010年12月召开正式的启动大会,2011年5月上旬举行总决赛、颁奖大会及其低碳产业技术展示宣讲大会。整个活动共将持续半年时间,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及其各相关部委领导参与本次大赛。

      活动意义


      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而研究和应用各种有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低碳科技方案、商业模式及其低碳行为推广措施对于这一事业至关重要。通过创业大赛这一当今中国最广泛接受的形式,不但能凸显出一批重要的创新性低碳技术,还能为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低碳产业的商业模式开发以及多种促进低碳事业发展的金融创新工具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通过这次低碳大赛及其广泛的宣传报道,也能提升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地位,改善国家形象,并让公众深入了解低碳发展的内涵,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各种低碳发展的模式和产业。


      本次活动及其广泛营造的低碳传播、低碳技术展示,低碳商业模式开发,将最终推动中国整体的低碳道路发展。


      低碳创业大赛说明


      1. 参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节能技术


      低碳交通


      低碳建筑


      低碳管理


      资源循环利用再生技术


      2. 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具体设置如下:


      低碳创业企业奖--奖给从事低碳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中小企业(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入围奖若干)


      低碳创业项目奖--奖给已具备技术、团队等创业条件并开始实施创业计划,但还未成立企业的创业团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入围奖若干)


      最佳低碳贡献个人奖--奖给在低碳技术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专家学者(1名)


      最佳低碳贡献企业奖--奖给在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1家)


      最佳低碳技术创新奖--奖给在低碳技术领域最具创新技术实力的企业(1家)


      3. 胜出项目可获支持


      本次创业大赛所有级别获奖项目均有望得到以下支持--


      1000万创业项目种子基金


      30余家风险投资机构注资


      高新园区提供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用地支持;


      央视专题片及其他100余家主流媒体联合报道


      中科院及多家创投公司提供的免费创业融资及管理培训


      科研成果依托北京大学工学院进行工程化开发与改进


      在各大城市组织召开"低碳产品技术展示交易会"


      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认可与支持


      资深评委顾问对创业方案的评估与指导


      专业机构提供的知识产权评估与服务


      4. 评委及顾问团


      本次大赛评委及顾问团邀请低碳技术、投资界及科技管理界权威人士担任评委,邀请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人、国际及其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权威人士担任顾问。


      大赛顾问团成员:


      张文台: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上将


      毛如柏:原全国人大环资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燕华: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石定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清泰: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杨柏龄:中科院原副院长


      David Concar:英国大使馆气候变化与能源参赞


      欧阳平凯: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费维扬: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中科院院士


      牛文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潘家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邹  骥: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代表,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唐伟珉: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中国区总裁


      李峻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杨富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陆佑楣: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三峡集团原总经理


      许世森:华能西安热电工研究院总工


      江家驷:可持续发展技术基金会理事长


      徐浩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远东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


      韩小平:中国能源网CEO


      大赛组委会成员:


      史立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


      孙殿义: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副局长


      何建坤: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三部分领衔专家


      陈十一: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


      王多祥: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


      王赞基: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朱光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新闻中心主任


      姜  标:中科院上海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王宗海: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


      贾鹤鹏: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林  辉:中国低碳网总编


      刘开昌:中国低碳网副总经理


      臧弘印:中国低碳网副总编


      大赛秘书处成员:


      秘书长:


      贾鹤鹏: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总编辑


      副秘书长:


      王宗海: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


      王赞基: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王多祥: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


      成员:


      李  皓: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调研企划部项目经理


      于海荣: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运营经理


      彭颢舒: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调研企划部总监、《科学新闻》上海联络处主任


      谢倩漪:中科院《科学新闻》杂志调研企划部主管


      大赛评委


      崔新维: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甘中学:新奥集团首席科学家


      黄伟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梅德文: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


      黄  鸣: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多祥:北京大学工学院助理院长


      叶维佳: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孙志禹: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主任


      魏  平:美国中经合集团副总裁


      赵文挺:易凯资本合伙人


      王一敏:华登国际创业投资合伙人


      邱立平:麦顿投资创始合伙人


      潘晓峰: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


      5. 主办单位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局


      6.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学新闻》杂志社


      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


      北京大学工学院


      7. 协办单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


      中国低碳网


      北京环境交易所


      8.支持单位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北京办事处


      英国驻华大使馆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


      9.投资合作伙伴


      凯鹏华盈、美国中经合集团、中节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华登国际、易凯资本、麦顿投资、红点投资、伟高达创投、招商和腾创投、集富亚洲创投、金沙江创投、橡子园创投、天图创投、鲲石创投、蓝海创投、涌金投资、永宣创投、嘉石投资、北大港科招商创投、汇融投资、百全资本、中金资本、浙商创投、富鑫国际创投集团天鑫资本


      10. 媒体支持单位


      电视媒体:CCTV-10--《走进科学》、《我爱发明》


      平面媒体: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第一财经、新世纪周刊、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商界、中国能源报、中国环境报、北京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风能世界、光伏产业观察、健康管理


      网络媒体:搜狐网、腾讯网、优米网、中国环保网、科学网、中国能源网


      11.大赛法律顾问


      北京华欢律师事务所


      12.大赛知识产权特别支持


      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
     

      四、大赛日程框架(2010年)

     
      五、大赛宣传方案


      1、立体化的媒体全面联动


      门户网站搜狐、腾讯开设专题页面、全面直播比赛进程


      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


      新华社、中新社及时刊发报道


      《新世纪周刊》杂志权威解析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深入分析报道


      能源网、科学网、中国低碳网深入能源界、科教界及各个低碳领域


      大量主流、权威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商界、新知客杂志、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日报、北青报、Nature、Science、Chemistry World、China Dialogue、大众科技报、科学世界、北京科技报、北京晚报、中国能源报、绿叶、大自然、绿色中国、环境保护杂志、风能世界、光伏产业观察、能源杂志、能源评论、中国新能源、健康管理、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东方时报、扬子晚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钱江晚报、中国新能源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中国清洁能源网、中国化工网、中国节能网


      2、专业化操作手段


      强大新闻生产能力:《科学新闻》主力新闻团队将为各参与媒体提供丰富、权威和生动的素材


      广泛覆盖与定向宣传:
    让大赛参与者不同的诉求在特定传播渠道得到反映


      多样化的内容提供:宏观解析、创业故事、政策点评、市场分析相结合


      灵活的操作方式:  为大赛伙伴与大赛参与报道媒体点对点接触创造多种宣传途径


      3、完善客户服务方式


      细致了解客户需求:《科学新闻》策划与采编人员与大赛伙伴进行密切接触,深入交流,了解对方宣传、推广、市场开拓和扩展高端人脉的各种特定需求;


      周密创新宣传计划:在细致了解大赛伙伴需求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嵌入式报道、专题式报道和特定宣传推广活动,可以充分结合该伙伴已经进行的各种低碳相关公益活动和经济活动,为其创造专访、分析和人性化宣传报道方案;


      强大而独家的推广:《科学新闻》总编辑通过多年气候变化媒体培训活动建立起的数千名记者网络遍布中国各个主要区域。《科学新闻》深入了解兄弟媒体需求,结合大赛伙伴特点和需求深入推广其品牌和产品;


      周密的效果评估:  对为大赛伙伴策划组织的宣传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估和反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延伸服务,确保宣传效果的扩散和可持续。


      六、附件1:比赛赛程赛制和项目筛选方案


      1、大赛运作基本情况


      本次大赛在北京启动,然后根据支持情况在各地分别举行启动仪式;总决赛和颁奖典礼场地初步确定为北京;最后在中科院浦东科技园(由高等研究院负责管理)举行一次低碳技术展示宣讲大会。


      2、活动面向对象(参赛资格):


      全球华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节能企业、专家)低碳方案、低碳技术的拥有者,主要分为科研单位、企业、个人三个类别。


      3、活动评奖分类


       低碳创业企业奖--奖给从事低碳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入围奖若干)


      低碳创业项目奖--奖给已具备技术、团队等创业条件并开始实施创业,但还未成立企业的创业团队(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入围奖若干)


      最佳低碳贡献个人奖--奖给在低碳技术领域做出特别贡献的专家学者(1名)


      最佳低碳贡献企业奖--奖给在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1家)


      最佳低碳技术创新奖--奖给在低碳技术领域最具创新技术实力的企业(1家)


      4、评选流程


      第一步:通知与报名


      I、如何查找项目技术拥有者并发送通知:


      1)、科研单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通知:


      A、文献、专利途径搜索,依据我们"第二步"中的分类,查找例如新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或者低碳交通运输中的电动汽车的相关文章和专利,获得作者信息,然后进行电子邮件或者电话进行联系通知。


      B、根据低碳技术分类体系,查找有相关专业的学校、院所,给相应的科技部门或专家直接联系通知。


      2)、个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通知:


      A、通过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校园网发布等多种形式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工作,让更多的在校学生关注、参与赛事,包括报名参与大赛和参与网络投票评选。


      注:大赛海报已由主办方统一制作电子版,由各分地区印制,发布。


      B、对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院系发放通知和邀请函。


      3)、企业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通知:


      A、 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中会有相关的企业列表,通过列表中的企业名称和相关资料,查询企业信息,与企业取得联系;

      
      B、 网上或者电话114查询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的信息让他们相关人员传达通知或告知相关企业联系方式,进行通知。


      4)、通过科学网、中国能源网、中国低碳网等媒体发送通知。


      II、如何报名:


      网上注册:参赛者登陆竞赛网站(http://www.lowcarbon-contest.com),网站将于2010年11月30日左右开放注册,填写报名注册信息,完成网上注册。注册基本信息包括参赛机构名称、参赛项目介绍、协调人及成员的姓名、年龄、学历、身份证号码、邮箱地址、手机号码以及参报奖项等。在截止日期之前,所有参赛团队均可使用注册账号登入网上方案提交系统,提交或更新策划方案。


      第二步:筛选优秀项目


      第一轮,初赛:


      主要由组委会工作人员对参赛方案的真实、有效性进行甄别,淘汰不符合参赛要求的方案。
      

      第二轮,复赛


      评委根据以下标准打分,评选出进入决赛的项目。
     



      第三轮:决赛,采用现场展示评选方式。


      外省团队来决赛地参加决赛的往返火车票或汽车票,及在决赛地3日的食宿将由赞助方资助。决赛评审委员会由邀请的各个领域的评委专家组成,每位评委的打分在总分中所占权重一致。决赛环节中,每个团队的比赛时间由5分钟的PPT技术产品展示和3分钟的问答环节构成。评委将根据现场介绍进行点评,并评出上述奖项。

投资合作单位

凯鹏华盈
华登国际
易凯资本
麦顿投资
红点投资
天图创投
鲲石创投
蓝海创投
涌金投资
永宣创投
嘉石投资
汇融投资
百全资本
中金资本
浙商创投
富鑫创投
金沙江创投
橡子园创投
伟高达创投
招商和腾创投
集富亚洲创投
美国中经合集团
北大港科招商创投
中节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