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中国低碳创业大赛新闻发布暨媒体问答
  • 2010/11/29 14:51:48 来源: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   中国低碳网    今天(11月28日),就在第1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在墨西哥的坎昆召开之际,作为中国科技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具体行动,中国首届低碳(能源)创业大赛也正式拉开帷幕。下午,组委会举办了隆重的启动仪式,并举办了新闻发布暨媒体问答,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赞基、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黄伟光、《科学新闻》总编辑贾鹤鹏回答了记者提问。


      张腾岳:接下来就是新闻发布会,有请大赛的承办单位,有请陈十一、王赞基、黄伟光、贾鹤鹏,将大赛的筹备组织、评选有关活动回答记者提问,欢迎各位媒体同仁踊跃提问。


      贾鹤鹏:我有一个建议,为了减少碳排放,回答问题的人就不用上台了。最后的获得大奖主要得到的是种子基金,从奖金的角度我们正在努力寻求企业赞助的方式解决,相信我们获奖者远远不是区区一点点基金,而是大量的风险投资机构排着队跟你们签约。


      张腾岳:到时候刘先生还可以给每家每户设计一个太阳能房子。


      提问:您好,我来自财经杂志,如何征集参赛作品,如何发布获奖作品,如何保护参赛者的知识产权?


      贾鹤鹏:从征集参赛项目来讲,除了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大家看到我们这个大赛的进程之外,我们做了一项比较独特的工作,筛选了大量的低碳专利,计划筛选10万个低碳专利,从这些专利中寻找专利的持有人,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鼓励大家进来。另外,大赛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单位,这些合作单位一方面为大赛的组织工作贡献力量,另外一方面调动各个方面的人单于进来,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保护知识产权的角度,在支持单位中有专门的知识产权公司无偿的为我们提供服务,在我们大赛的网站上,参赛者都可以看到。不光是保护参赛者的技术秘密,也包括将来为参赛者提供的知识产权管理的服务,都做了充分的工作。


      提问:会不会影响到……


      贾鹤鹏:关于评审的问题是这样的,我们会把一些适合公开的指标,最后通过大赛的网站和合作媒体的形式公开出来。这里面肯定会涉及到一些行业的秘密性的东西,这些秘密性的东西,最关键的不是得到公开,这些东西是不是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合理的解释。以前在介绍大赛议程的时候,这些大赛的参赛方案,技术的原创性只是占了其中一部分,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说商业的计划,市场的前景,这些是可以公开的。


      提问:我是可再生能源杂志的(张平),可再生能源的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这些企业,他们在参赛过程中方案有什么要求?


      贾鹤鹏:我们对参赛的类别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我们希望很广泛的参与,在我们的参赛方案中,重点是结合你这个领域的方案如何得到商业化的应用,如何和市场去结合。换句话说,您在这个领域,您有义务向评委解释清楚这个市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你要迎合这个市场的发展,没有特定的要求,我们的要求是综合的,整体的。


      提问:分能有多种技术,你们在筛选的时候是分类去评审吗?


      贾鹤鹏:早期筹备阶段确实做了分类计划,后来觉得分不过来,这个领域越分越细,所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我们不对具体的项目进行分类,但是我们会把一些综合的指标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您是大风机也好,是风光互补也好,面临的都是共同市场的问题,如何在您的这个领域,市场的前景,自己要有解说,是不是符合国家的需求,是不是能把成本降下来,自己要进行解说,所以我们就不具体分了。


      提问:我提两个问题,是给清华大学的王主任。第一个问题,您认为我们国家2020年的碳的减排目标能不能实现?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碳的拐点什么时候达到峰值?因为现在的看法都不一致。我是(中国国门时报)的。


      王赞基:非常抱歉,这两个问题相对专业一点,本人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两个问题。关于我们国家提出的目标,我们应对气候变化是共同的,在这样一个大原则下,发展还是第一位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些贫穷的地区,现在也有一些很昂贵的低碳技术,还不是非常的现实。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怎样保证我们经济健康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尽可能提高?这个应该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们要积极的减排,来保持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第一,政府也好,还是企业也好,怎样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比较成熟的,还有一些是比较经济的低碳技术,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早期的投入来开发一些低碳技术,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比较好的往低碳发展去转变。


      所以我觉得政府、地方还有企业,学界,大家都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能够实现。讲到拐点的问题,我们学校的研究者有这么一个想法,大概是在2013年左右,我本人不是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不能给出很详细的解释,谢谢大家!


      提问:我是经济观察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北大的陈院长。这次北京提供了种子基金,刚才秘书长也说会有工程层次的放大,我想问一下具体的工程化层次是什么?我还想问一下,那个种子基金是怎么给的?我拿了这笔钱买了这个方案,还是说我投给这个人让他做这个事。


      陈十一:我来回答一下。北京大学工学院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产学研,北大希望对国家有贡献,所以工学院成立以后,我们一直成立于产学研,走这样的道路。我们已经筹集了几个亿的产学研基金,我们希望有足够的投放到大赛里,来支撑和帮助我们的承办单位,对优秀的,我们会组织一定的专家观察,或者研究参赛项目,尤其对入选的项目,并且得到的项目,我们希望有合作的空间。具体投放到多少,也根据最后的需求量,实际上我们有几个亿的资金在工学院的产学研基金,我们希望拿出一部分钱支持这个大会,就是这样的。


      提问:投资肯定有风险,我想问一下怎么控制风险?万一赔了怎么办?


      陈十一:我们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助理院长原来是企业的总裁,他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如何避免风险。


      嘉宾:您好,我们的基金是定向支持产学研合作的项目,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大部分还是投IT,我们产学研基金应该说比他们更像风险投资。我们也有自己的标准和程序,比如我们第一步,评估首先是市场是否可观,是否具有应用的潜力。再有是技术是否先进,如果不先进的话,在我们这个层面上是很难获得支持的。如果市场可观和技术先进,是不是就一定能投?也不一定,要看有没有应用的可能性?有的项目不可生产,不可应用,所以这是第三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要看财务上的收益,因为我们的基金不是我们自己拥有的,是受别人委托管理的,通过这四个环节评估,全面通过之后才会进行投资。如果这些都通过了还有风险,那么这是正常的风险,谢谢!


      提问:我是(好投网)的。我问一下咱们基金是什么样的基金?真正的出资人是谁?谁来管理?出资人和管理人是什么关系?


      嘉宾: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基金,基本从实验室走出的技术,而不是在市场上已经做的比较成功要上市的环节,我们基本上不投这样的环节,这是基金的属性。另外,我们基金的来源有多种多样,有地方政府给我们提供的产学研基金,还有我们自己本身也有一部分,我们产学研得到的收益,这是我们基金的构成。既然构成不成,管理方式也不同,我们自己产学研收益得到的基金基本上由我们自己决策,像地方政府,还有企业委托我们的,都是他们委托我们管理,有点儿像市场上的风险投资管理机构一样。一定金额是由我们决定是否投资,如果超出一定金额,我们要向他们推荐,要得到他们的认可。


      提问:基金投资维持到什么阶段?比如发展的前景比较清楚了,我就卖掉,还是说一直持续的投?


      嘉宾:对于大学来讲,他的使命不是办企业,我们就是推动技术进步和推动成果转化。所以项目走到后期,到底是继续做下去还是卖给其他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问题,现在没有办法一下子说清楚。


      提问:能源行业可能比较多,大家说要先做一个示范项目来检验一下,不知道关于大赛的项目筛选里面,有这个打算吗?


      嘉宾:我们对大赛的支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成熟的项目给投资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它有潜力,但是还需要有攻关的地方,我们在我们的平台上进行放大和扶持,这也是大赛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谢谢!


      提问:我是中央台的记者,刚才贾先生说专利搜索上已经发现有10万多专利,发动这些人来参加这个比赛,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比如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参与的企业也好,个人也好,包括科研院所也好,估计最后达到什么规模?如果是个人参与的话,这个商业书怎么写?有没有培训的过程?谢谢!


      贾鹤鹏:谢谢!我们对参赛的规模,项目的数量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首先从技术持有者角度来讲,不筛不知道,一筛吓一跳,怎么有那么多专利,光新能源汽车就有几千个专利,通常情况下一半以上的专利分布在大企业上,其他都可能是我们的参赛对象。如果是按照100个有一个参赛来看,至少也有100多个参赛方案,再加上新能源企业,包括一些大学生创业团体,几百个方案应该是可能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并不是担心项目数不够,而是希望项目能够更加优秀,更加有可操作性,这也是我们做很多推广工作的时候特别做的,就是做了定向的推广,先去找这些人可能是参赛的,然后说服你去参赛。


      关于个人参赛的问题,我们肯定会设辅导环节,如果说地域分布太广泛,可能没有办法去很多地方做,大概是希望后期能得到进一步的支持,在中心城市做几个巡回启动,同时包括商业方案撰写以及融资方面的培训,专家已经说好了,还需要进一步的支持和地方方面的合作。我们这个大赛是一个面向科研人员,面向企业,也面向公众个人的一个全方位的大赛,我们不会因为能力、水平,对任何一个人闭上大门。


      提问:我想问一下三峡集团的朱光明主任,除了水电以外,三峡集团现在也计划把风电作为支柱产业,怎么规划的?


      回答:建设好三峡工程以外,按照三峡集团的发展战略,目前风电一个是在江苏的响水,浙江的慈溪,我们在内蒙,包括我们有一个国字头,三峡新能源公司,在浙江,在新疆,在内蒙,在陕西,都有我们的风电项目。目前,我们已经跟内蒙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协议。同时,我们在青海,在新疆,都已经签了合作协议。我们将在2020年以前,将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国家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发展。

投资合作单位

凯鹏华盈
华登国际
易凯资本
麦顿投资
红点投资
天图创投
鲲石创投
蓝海创投
涌金投资
永宣创投
嘉石投资
汇融投资
百全资本
中金资本
浙商创投
富鑫创投
金沙江创投
橡子园创投
伟高达创投
招商和腾创投
集富亚洲创投
美国中经合集团
北大港科招商创投
中节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
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