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讯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边会上,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改革与发展委员会的代表们讨论了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纲要。
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苏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总部环境与能源组主任VeerleVandeweerd共同在会议上做主旨发言。VeerleVandeweerd女士表示,中国决心要发展低碳经济是颇有抱负的,也是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中在紧密结合气候变化和自身发展问题上表态最明确的国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十二五”规划在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采取了比往年更强有力的措施,有望继续在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推进低碳经济发展、鼓励建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上取得重要进展。中国政府重视建立与完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为有意于进行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地方省份提供支持。另外,民生议题如发展不均衡和社会不公也成为规划纲要关注的问题。
“很多国家,甚至城市和地区并没有等待这个全球性协议的到来,相反他们通过政策和管理框架的制定来采取行动。中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Vandeweerd女士说。
此次讨论会由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包括中国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国际智库“南方中心”执行主任MartinKhor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邹骥。
连同早前有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成立的会议,“中国角”边会是中国与国际社会讨论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的平台。
“十一五”期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透过相关项目,积极协助中国解决能源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将继续在“十二五”期间通过提供政策建议发挥重要作用。近日成立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中国气候变化的共同合作和努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国这种结合应对气候变化和自身发展的实验性模式无疑是别具特色的,值得我们观察和支持。”Vandeweerd女士说。
在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第17次全体缔约方大会,聚集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公民团体的代表,在2012年12月31日《京都议定书》失效之前,为推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落实做最后一次努力。本次德班大会举行的全球性讨论,旨在按照巴厘路线图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供长期合作的行动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