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讯 气候谈判倒数第二天,各国部长坐镇德班的同时,谈判代表们已经把大部分会议室的房门关了起来。于是,关于政治安排的只言片语占据了新闻头条,而关于适应、能力建设、市场机制等更多的技术性谈判则被人为地省略过去。在信息饥饿的情况下,一段不准确的记录,一句听闻的揣测,甚至一种神情和语气,都能在邮件组和微博上迅速发酵。焦虑,烦躁,无力感,在部长们匆匆脚步的催化下,在德班阴霾的天空下四处散漫。
周日,解振华主任提出中国此次参加德班会议的五点期望,起初被认为是非常积极开放的谈判信号,让NGO和媒体都兴奋了一会儿。大家都期望看到欧盟如何把这个球接过去。但回头欧盟和美国就给中国泼了两盆冷水。先是美国谈判特使ToddSter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的立场没有改变,中国并没有为2020年做好准备。”随后,欧盟气候特别代表ConnieHedegaad又在微博上称,“有些国家在公开场合总要比闭门会议更加积极。”于是乎,国际媒体便把标题就改成了“中国让气候谈判困惑重重”这样的字眼。
周一晚,谈判举行关于长期合作行动法律选择(LegalOptions)的非正式磋商,中国表示支持在德班会议后就此“继续进行讨论”,而非欧盟大力推动的“授权启动新协议的谈判”,也非做出“系列大会决议”。一时惊起众鸟。中国一贯的立场,因前一天抛出的期望,反而引来更多的无礼指责。
周三,欧盟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世界第三次被中美之间的乒乓游戏所劫持。”而更多国际媒体开始把谈判的缓慢进展,归咎到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大国身上。以周三当天为例,列举几个新闻头条:路透社--《“排放三巨头”强硬,德班将重蹈坎昆覆辙》,华盛顿时报-《欧盟称中国在气候谈判含糊其辞》,彭博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称,没有新协议就没有京都议定书》,卫报-《印度浇灭欧盟气候新协议期望》。
对中国抛出的橄榄枝,欧盟总的来说回应是很消极的。不单是欧盟传来的消息这么说,ConnieHedgaardl连续两天未能出席中欧高级别边会,都让人为中欧之间的互动担忧。
谈判现在到真正扳手腕的时候了。但互相之间的期望似乎又并不是对称的。欧盟越来越多地把眼睛盯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新协议上,而把《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为自己的一个筹码,来向基础四国等发展中国家施压。但这样的期望又有多少确定性呢?12月3日,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特别代表李燕端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措辞也是“中方将尽力挽救《京都议定书》”。这说明什么呢?
同时,根本上来看,欧洲并没有实质性的政治筹码,可以摆在谈判桌上。欧洲现在的减排目标才20%,意味着未来10年不需要努力就能完成目标,这简直就是政治笑话。而另一边,欧盟又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即使全球绿色基金能在德班正式启动,也无处化缘向基金注资。再加上,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其谈判影响力也在随之下降。
那欧盟可以怎么办呢?
简单来说,欧盟有这么几个途径:第一,天然盟友-小岛屿等脆弱国家。此次各国争夺的战场之一,就是向最不发达国家给予支持与合作。第二,非政府组织。例如气候行动网络(CAN)这样在全球有700多个会员的非政府组织网络,中间最有影响力的也是欧洲背景的国际组织。他们差一点把化石奖颁给中印。第三,国际媒体,其中包括像《卫报》这样的主流传统媒体,也包括推特等新兴社交媒体。
马上就要到周五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德班与巴厘岛和哥本哈根进行对比。如果我们能在基础四国和欧盟中建立起充分互信,并孤立起美国。也许我们能创造出第二个“巴厘时刻”。但如果发展中国家被一步步分化,那么哥本哈根的寒冬也近在眼前。
是悲是喜,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