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德班,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斯特恩发言时,美国女大学生阿比盖尔·博拉从座位站起,大声朗读宣言反对美国拒绝减排。
德班会议现场警察摘取美国女青年阿比盖尔·博拉的证件。
南非德班,示威者高喊:“站在人民而不是污染排放者一边”、“不要和科学谈判”、“时间将要用尽”等等口号。示威者还一起唱起南非国歌。
德班气候大会开幕以来最漫长的一天开始了。
天阴沉沉的,有几分凉意。早晨7时许,国际会议中心空空荡荡,保安人员来得最早,其次是清洁工,他们算是最敬业的人,无论聚集在会场的上万人如何纠结、争执,他们都忠于职守,认真打扫楼梯、洗手间,收拾会议室。一大早,卖咖啡、食物的工作人员已经就位,为最后一天准备大量货品。
一些部长抓紧用最后的时间来陈述观点,也有一些原定的新闻发布会被取消,会议在不断推迟。南非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半,主席文本终于出炉,但仅供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使用,最后的文本还在酝酿。看来,和往年一样,气候大会注定无法按时闭幕,部长们又要迎来一个不眠之夜了。
摇摆
12月8日12点半的发布会上,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给大会扔下了一颗炸弹:“欧盟呼吁要有一个路线图,我们表示支持。”此话一出,在会场引起广泛关注,大家纷纷猜测美国突然松口的用意,以为最后一天的局势终于有明朗的可能。
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美国代表团于南非当地时间晚8点给媒体发来一封邮件,美国国务院对斯特恩的发言进行澄清。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EmilyCain说:“托德·斯特恩先生今天在发布会上说的是,美国可以支持一个新的气候协议谈判的进程,而不是支持产生有法律效力协议的结果。欧盟既支持进程,也支持产生一个具法律效力的协议的结果。”
“老实说,我对美国的表现很失望。”来自捷克的自由撰稿人JonathanWootliff说,他为五家媒体撰写气候大会的报道,其中包括美国的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你看奥巴马2008年在芝加哥的演讲,提到了要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可现在什么也没做。”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南都记者,气候大会是协商一致的机制,只要任何一方提出反对,在全会上就无法通过。“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只要一谈到有约束力的协议,美国就会反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详琬也证实,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从昨天凌晨1点40分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早上4点,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美国代表的立场是,如果中国、印度都承诺加入某种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他们可以考虑回去商量。”杜详琬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承诺,到2020年前较2005年的水平减排17%。但美国连这个也不承认了。
站队
12月9日早上10点05分,欧盟气候行动委员康妮·赫泽高快步走进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她迟到了五分钟。开口说第一句话时,还有点喘不过气,但这并不影响她用一贯的坚定语气说:“取得共识近在咫尺。”
赫泽高宣布,小岛国联盟、最不发达国家群体已经和欧盟发布了联合声明。这份声明中称,除了落实绿色气候基金和坎昆协议的其他内容,还需要作出更有雄心的行动,包括落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和全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野心和现实承诺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随着时间流逝,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对于许多国家来说,这是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的时刻,是应该给他们的担忧一个答案的时候了。”
此前,小岛国联盟和最不发达国家已经在各种场合表现出倒向欧盟一方的倾向。这份声明更意味着,这两个集团跟欧盟站在了一起,用赫泽高的话来说就是“handinhand(手拉手)”了。
赫泽高在发布会中高调表示,除了小岛国联盟、最不发达国家群体,现在非洲联盟、巴西和南非都表示了对欧盟路线图的支持。
她如同机关枪般一字一顿地说:“2015年的期限并不是一个不公平的期限,还有4年时间呢,技术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很多东西都能谈下来的。”
但是英国气候大臣克里斯·休恩(Chris Huhne)表示,“与某些人传言的正好相反”,如果其他大国不作出“硬性、可靠的”承诺,“欧盟不会同意”加入《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的第二阶段。
一致
赫泽高说,基础四国中的一半已经支持欧盟。言下之意,只剩印度和中国,怎么还不“上船”?
12月9日上午,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赫泽高此番言论作出回应,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代表团和其他‘基础四国’成员非常团结。”他同时强调,“基础四国”已经展现了很大的灵活性。
针对某些发达国家代表团提出的“路线图”要求,解振华说,这种要求否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我们的立场很清楚,第二承诺期必须有,绿色气候基金必须兑现。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可以对2020年后的新安排持灵活态度,对德班大会后到2020年这段时间的进程以一种灵活开放的态度与各方讨论,争取找到大家都接受的进程安排。”
前日,七十七国集团中国也发出声明,代表七十七国集团中国发言的阿根廷驻南非大使西尔维娅·梅雷加说:“任何试图改变游戏规则的方式都是不公平的,任何多边机制下的变革都要获得整体公开同意。”
拖延
12月9日下午1点,大会主席汇报会议最新进程发布会,推迟。
下午2点30分,美国代表团发布会,取消。
下午4点,中国代表团发布会,取消。
在大会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记者们试图从各代表团的发布会获取最新信息的愿望也渐渐落空。
下午2点,大会主席、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部长马沙巴内终于出现在国际会议中心罗汉松厅,一袭蓝衣的她在上台前深深吸了一口气,但表情依然平静。“抱歉,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主席在出席发布会之后还要赶回去开会。”发言人说。
“我们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还有两三个问题要解决,大家都抱着开放、友好的态度,这就是我们现在能说的,眼下要更专注,谈判文本还没出来呢。”马沙巴内说。
原定召开半个小时的发布会只进行了十分钟,“下一次发布会在大会结束之后,可能是今天晚上,也可能是明天早上。”发言人说。
与此同时,国际会议中心突然爆发抗议活动,一些人举着“与非洲站在一起”、“不要毁了非洲”等标语牌,高呼口号,要求各国代表尽快采取行动,不要拖延时间。有意思的是,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轮番带领大家喊口号。
而中国代表团发布会取消的原因是“下午四点,要进行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于是,三点多起,进行磋商的会议室外渐渐聚集了记者,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三四十名。四点十五分左右,解振华进入会议室,摄像师们开始拼命往门前挤,不少记者把手举高,录音笔打开着。四点半,解振华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一道走出办公室,“进展如何?”“我们刚刚确定了新的时间再谈。”解振华说。
有印度记者锲而不舍地追问:“中国和印度谈得如何?”“等大会结束之后,基础四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解振华说。
新一轮的部长级非正式会议改在傍晚六点举行,身着粉红色套装的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一直待在会议室,准备着下一轮磋商,记者和NGO代表还在焦灼等待,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外交部特别谈判代表李燕端,则坐在会议室外的沙发上轻松地喝着茶。
曙光
大会进展虽然缓慢,协议文本确实在不断完善。有消息称绿色气候基金文本已经完成,正等待被正式批准。绿色气候基金临时秘书处的设置地点是最大的争议点,各方还在就三选项进行博弈,是设在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还是设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秘书处?美国主张由全球环境基金来托管,但一些发展中国家担心该基金被发达国家控制,反对美国的主张。不到最后一刻,答案不会水落石出。
另外,部长们是否可以在谈判结束前的最后几小时解决基金的具体来源问题也还存在疑问,但起码可以确定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基金不会被拉入绿色气候基金,原来在发达国家的如意算盘中,希望资金来源包含发展中国家的私人基金,甚至模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界限。
到截稿前,几个核心议题悬而未决: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内的量化减排指标;拒绝第二承诺期的发达国家立场如何;不在《京都议定书》内的发达国家,是否会作出减排承诺。南非当地时间下午五点半,主席文本终于出炉,但仅供部长级非正式磋商使用,最后的文本还在酝酿。
英国《卫报》环境编辑John Vidal认为,大会举办方南非很有可能将会议延长一天,进行到周六晚上或者周日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