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讯 经过14天的艰难谈判,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日终于达成一项复杂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协议,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作出了安排,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建立了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这一结果可以说是“绝处逢生”,其最终达成与中国的斡旋与努力是分不开的。14天来,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所说,中国代表团全面、积极、深入地参加了德班大会各个议题的谈判磋商,从不同层面广做各方工作,以积极、务实、开放的姿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沟通协调,与发达国家开展对话磋商,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首先,中国代表团的积极斡旋为大会注入了推动力。通过与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南非)、“77国集团+中国”、小岛国联盟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沟通,彼此增强了共识和团结。同时,针对《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核心问题,中国代表团分别与美国、澳大利亚等“伞形国家”沟通,推动了整个气候变化谈判进程,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其次,积极展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在德班气候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举办了23场题为“中国角”的系列边会、交流与宣传活动,吸引了大量与会代表和媒体记者。这是中国政府代表团在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期间首次举办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和对话活动,成为外界深入了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第三,就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提出倡议。在德班大会第一天的开幕式上,中国即代表基础四国发言,提出“公平原则”,明确指出不仅要看国别的二氧化碳总排放,也要看人均排放和历史人均累积排放,以公平、公正地解决温室气体累积所导致的气候变化效应。在6日举行的“中国角”系列边会上,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王玉锁发出了主题为“用我所能善待明天”的全球技术合作倡议,倡导各国加大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投资等,得到了美国杜克能源公司等合作机构的充分认可与支持。
第四,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国际合作的决心与诚意。就在德班大会召开前一个月,中国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要求,得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等人的赞许。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在满足五项条件的前提下,中国可以参加2020年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此外,根据参会的中国企业代表介绍,在中国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中国企业已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企业的战略重点,将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最大化视为企业价值的核心要素,在行动中承担责任,实际上已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以说,在整个德班大会期间,中国代表团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以及中国政府、企业、学界等的广泛参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诚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当前,德班会议虽然达成协议,但未能全部完成“巴厘路线图”的谈判,落实坎昆协议和德班会议成果仍需时日,各方在有关2020年后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上还需要做更多工作。不管征程如何艰难,国际社会在继续推动国际气候谈判问题上仍存在最基本的共识和意愿。中方愿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与国际社会各方一道,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