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itan360.com/  

2014年新能源汽车十件大事
2015/1/14 15:16:47  来源:中国低碳网

1、特斯拉入华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4月20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北京亲自向第一批中国消费者交付ModelS车钥匙,正式开启了特斯拉进入中国的帷幕。从这一天起,这个引领了世界电动汽车发展新风尚的车企开始了其在中国的高歌猛进。特斯拉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在中国实现了3500辆的销量,并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开设了展厅和服务中心,在全国7座城市建设了16座超级充电站,在50座城市密布了350个目的地充电桩。不仅如此,马斯克还得到了包括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内的多位汽车行业主管领导接见,并和多个地方的政府官员会晤,为特斯拉在华发展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高层公关。借此,特斯拉在中国得到了诸多利好支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在上海、杭州等限购城市轻而易举地拿到了包括很多自主品牌都难以企及的免费新能源汽车专属牌照。
  凭借着互联网基因,特斯拉在中国刮起了一股新旋风,无论是类似开放设计专利的宣言还是免费的超级充电站计划都引发了热捧,在帮助其开启在华业务的同时,也用其独特的互联网思维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尤其是来自政策层面,不禁让人感触,还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2、百人会成立电动汽车有了第三方智库
  与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和车企作为参与主体承担的硬性任务不同,电动汽车在2014年有了独立的第三方智库。5月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正式宣告成立,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车企及相关行业央企一把手在内的80多位自然人入会,并制定了低速电动车、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推广与商业模式等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九大课题,借着对这些课题的研究,百人会权威第三方智库的作用得以彰显,并引发各方高度关注。“通过这些课题的研究,百人会带动了跨行业、跨产业的交流和研讨,促进了有关问题上的共识与合作,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作为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百人会的定位简单明了地指出了其存在的意义,也说明其之所以引发关注的原因。
  作为一项新型国家战略产业,电动汽车得到关注,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有了专业的第三方智囊团研究后有望得到更快、更好地解决。2015年1月13日,百人会将在北京钓鱼台举办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年度论坛,从已经公布的议程上看,这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高规格论坛,一些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有望在这次论坛上引发研讨并直接地传递给责任方,达成一次最直接有效的问题沟通,寻求解决之道。
  3、电动汽车获独立生产资质
  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对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允许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完成样车试制的企业申请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期盼已久的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终于放开,电动汽车终于开门迎客了。虽然“双100”(续驶里程1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100公里以上)的技术要求,比之前试行的“双80”标准有所提高,但还是让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
  我国汽车领域的“严进宽出”一直被各方诟病,甚至被认为是扼杀“中国特斯拉”的刽子手,如今,准入大门已经打开,就等各路大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是骡子是马都请拉出来遛遛吧。
  4、利好政策频出政策大礼包来得更猛烈些吧
  把2014年命名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年应该是名符其实的。在这一年,各项利好政策频出,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词。从年初的补贴退坡力度减缓、示范推广城市扩大到88座开始,到年中的国务院给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导意见,困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地方保护等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解决措施。紧接着,公务车采购的天平也倾向了新能源汽车并抛出购置税免征的大礼包,再到年尾,12部委联手从解决细节问题入手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央决定给予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财政补贴和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放开,这一年,涉及新能源汽车发展方方面面的利好政策一项接一项,形成政策之手推动新能源汽车前行的利好局面。
  不仅仅是明确的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得到国务院副总理的直接推动,国家战略的高地为其发展插上一把尚方宝剑。这一年,利好政策频出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政策方向的调整,正在逐步向着贴近市场、贴近需求的现实层面倾斜,可谓利好中的利好。
  5、插电式VS纯电技术路线之争步步惊心
  如果说2014新能源汽车的焦点战役,那么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驱动的江湖地位之争莫属。这一年,从科技部支持纯电驱动而交通部偏爱插电式混合动力,到上海奉插电式混合动力为座上宾而北京对其闭门谢客,再到消费者忠爱插电式混合动力而不同车企固守纯电驱动,插电式与纯电动的技术路线之争真可谓是步步惊心。
  其实,插电式和纯电动的技术路线之争背后是各种利益的博弈,从地方保护到车企市场份额竞争,哪一方背后都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然而,来自消费者的青睐和插电式在现实应用中的“不插电”却成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得不面对的困局,亦成为纯电动在这场争夺战中最好的借口。插电式的支持到底能否和纯电动一样?地方市场能否对插电式全面放开的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成为2014年最重要的待定项目,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程。
  6、私人消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关键是私人消费。”全国汽车标准委电动车辆分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在去年底的这个判断成为2014年最准确的玛雅预言。这一年,私人消费市场一波三折,从最初消费者的雾里看花到后来的逐步接受,再到受制于充电桩被折损的消费热情,私人消费市场未能如期打开,也成为示范城市完成率仅为11.48%的难看成绩单的直接诱因。
  不过,这一年,私人消费市场上也出现了特斯拉的3500辆和比亚迪秦单月6000辆销量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适用的产品和合理的解决方案,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不再懵懵懂懂,也让新能源汽车看到了希望。得私人消费者得新能源汽车天下,众多车企也看到了这一现实,纷纷在营销手法上向私人消费领域倾斜,让这一市场的打开指日可待。
  7、充电基础设施想说爱你真的很难
  5月27日,国家电网发布《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慢充、快充等各类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一下子把充电基础设施2000亿元规模的大饼摆上台面,好不诱人。可是,在现实领域,充电标准的不统一却从不同接口的利益博弈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7月8日,中德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启动,中德两国高调宣布将统一充电标准。可是这一年,充电基础设施仍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绊脚石,千夫所指。
  尽管特斯拉的开放充电设计专利让市场看到了这一领域开放竞争的新希望,国家也公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中央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补贴,可是,回归到现实层面,跃跃欲试的各方资本仍在观望徘徊。樱桃好吃树难栽,充电基础设施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
  8、低速电动车在重压下顽强生长
  一年一度“3·15”,不是劫难,胜似劫难。很不幸的,今年的“3·15”让在夹缝中生存的低速电汽车雪上加霜,一举引发全国严打的悲壮情节。但是,强大的需求并没有就此没落。曝光之后引发的各方调研,让低速电动车的生长从民间走向殿堂,让管理者不得不重视这一市场需求。借此机会,低速电动车在这一年上演了从暗箱操作到被遏制,再到迎来一线生机的悲喜剧。“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低速电动车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对于低速电动车我们应该采取尊重不蔑视、引导不扼杀、管理不放弃的原则,给予其一定的路权,让其走向正规化的发展道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对于低速电动车的建议为其指明了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低速电动车的态度,让其有望从野蛮生长步入正规军行列。
  9、合资、外资品牌强势来袭
  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新能源汽车可谓是集体缄默,沦为这届车展上各种明星代言、粉丝疯狂追捧下的边角料,甚至被一个特斯拉的北京交车盖过了风头,黯然无声。而年底的广州车展,新能源汽车却大放异彩,成为主角。主办方专门开辟了近万平方米的展区,各家车企也把各种量产车搬上了展台,并给出明确上市计划。
  然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吹着号角大举进攻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居然是外资品牌和合资产品居多,一大波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就这样突然地强势来袭。
  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对自主品牌一直是保护扶持态度,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更是关怀备至。在过去几年的车展上,我们鲜少看到外资品牌或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即便有,也只是寥寥几款概念车型。然而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他们的突然来袭对自主品牌来说应该是一记警钟。根据11月份出炉的产销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在需求正在不断攀升,自主品牌企业该如何稳固市场份额是年底总结该思考的问题。
  10、互联网企业瞄准电动汽车有钱就可以任性吗?
  2014年,互联网企业、互联网思维似乎成为炙手可热的词汇,互联网被赋予了颠覆世界的能力。互联网在汽车行业里的渗透亦不可小觑。4月,有传言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在参加中国车联网大会时高调宣布正在与某知名车企秘密研制小米纯电动汽车。小米造电动汽车的消息真真假假的被炒了一年,至年底甚至有不断升温之势。无独有偶,除了小米,马云的高调涉入、360的浑水摸鱼和乐视的见缝插针,这一年,互联网企业对电动汽车的偏爱终于搅动了沉寂已久的准入门槛这潭死水。
  在网络舆论的蓝海里,2014年,互联网企业和电动汽车的联姻从普遍看好到众望所归,以营销领域的试水到准入门槛的放开开始,从互联网企业造电动汽车的宣言,到传统汽车人和代工企业打开欢迎之门的回应落幕。于是,互联网企业携智能科技、资金、营销及舆论优势强势介入电动汽车领域,在轻资产模式正在被逐步认可的同时,有望在这一领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与传统零部件企业的苦苦追求不同,互联网企业对电动汽车的偏爱得到了积极回应,有望上演一幕从一见钟情到自由恋爱的幸福婚姻序幕。
  然而,互联网企业造电动汽车,真的是只要有钱就够了吗?有钱真的能任性吗?
 

  • 主办:中国投资协会  中国投资杂志社
  • 客服热线:010-85892598   85892698   85893098   85892398
  •            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陈晖春
  • Copyright © 2007-2014 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34359号陈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