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记者获悉,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时间点的临近,意味着2016年将成为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时期。
碳交易市场充满潜质 透明价格是关键
据专家介绍,未来中国碳市场的交易量将在30亿-40亿吨/年,现货交易额最高有望达到80亿元/年,实现碳期货交易后,全国碳市场规模最高或将高达4000亿元,成为我国仅次于证券交易、国债之外第三大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记者了解到,碳交易市场最核心的理论,就是通过一个透明可预期真实的价格信号,改变市场的供求结构,优化市场竞争结构,从而引导碳资源配置。通过这样的设计管理风险,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而要做到上述这些,需要有公开市场操作以及配额存储,还有抵消机制以及准入机制设计,优化市场交易主体、交易产品、交易规则,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稳定的碳市场。
自去年9月份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建设统一碳市场相关政策纷纷出台,各地方尤其是7大试点也因应加紧出台相关配套方案。
这预示着国家层面已经开始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如果2017年下半年顺利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届时碳交易的规模将快速放大。
所谓建立,即在2017年,交易系统、注册登记系统要完成建设工作,准备就绪;企业能够获得配额的分配——八大行业、18个子行业,都完成了碳排放的核查和配额分配。而企业获得配额,形成碳交易的基本交易产品。另外,碳排放管理条例也已经被国务院法制办列为今年的立法预备项目,最迟将在明年颁布。
中国碳交易规划布局已久 格局明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通过艰难谈判,于1992年5月9日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通过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放眼中国,自2011年中国确定7个碳交易试点、进入碳交易元年起,不少人才开始对这个陌生的词汇有了模糊的印象。随着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接连鸣锣启动交易,中央在各项政策、表态中愈发频繁提及碳排放权交易,各界对于碳排放权交易也逐渐熟悉了起来,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当下,7个碳交易试点碳排放交易总量已占当地碳排放总量的40%以上,高耗能产业基本都被涵盖其中,各地实施交易后,碳排放降幅比同类非试点地区明显增加。
促进碳交易管理和金融化发展是长远之路
专业认识指出,外部环境上,政府管理必须要有保障,除此之外还得有财政的支持。内部环境上,碳市场必须确定覆盖范围,以及确定一个总体目标。另外,还要明确配额分配的基本准则。
据北京环境交易所总裁梅德文介绍说,前年年底国家发改委颁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确定覆盖范围、行业范围、配额总量、重点排放单位,省级发改委根据规定确定本行政区内的重点排放名单及配额分配等,这些都在逐步完善中,并且逐步有了明确的规定。交易活动组织方面,将由国家发改委确定碳交易机构并对交易业务实施监督管理,交易原则上应该在指定的交易机构进行,交易规则由交易机构负责制定,并报国家发改委备案,交易主体是重点排放单位以及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及个人,交易产品为配额和CCER。如何维护市场的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相关专家呼吁,形成一个有效、流动、稳定的碳市场,还需要金融化。如果能够制定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标准,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就能够形成一套比行政和财政手段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促进中国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甚至倒逼中国的结构转型。不少专家评价,碳交易市场可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碳交易试点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建立市场机制和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