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记者获悉,近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举办的“第二届绿色经济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表示,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已经规划到2050年,最终将实现脱碳发展。
解振华还说,中美正在加强气候变化的合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工作组平台上,已经有十个优先合作领域。其中,今年商定新增加绿色港口船舶和电力需求侧管理两个领域。此前已经开展了载重汽车和汽车的减排,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温室气体的数据和管理、建筑和工业节能提高能效、工业锅炉、林业与气候变化以及低碳城市等八个合作领域
记者了解到,本届绿色经济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的主题是“低碳创新 绿色未来——榜样的力量”,与会中外代表围绕低碳创新、全球气候治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发表致辞。
曾培炎在致辞中指出,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和福祉。2015年底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美携手合作,对《巴黎协定》的顺利签订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两国在气候议题上持续进行高级别、常态化的交流磋商,效果不断显现,已成为大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典范。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我们必须的责任,同时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新情况下也是一项有效措施。中国在实施“十三五”规划中,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以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行动落实《巴黎协定》。
“十三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接着了解到,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莫玮强调,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的中心任务。要把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要切入点,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构建涵盖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依托“一带一路”推进绿色制造产业合作,实施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工程,推动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加强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和产业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约占64%。工业作为中国资源、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其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的70%左右,大宗资源消耗量占全社会的90%以上,水资源消耗占全社会的1/4左右。与此同时,工业也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主要排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