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年气候大会的一次部长级多边会谈上,主持人不断提醒中国代表还未到,请其他国家代表先作发言。会谈过半,解振华匆匆赶来,做了几分钟发言后,又匆匆离去。
在“伞形集团”的阻碍和欧盟不给力的情况下,中国在谈判中形势严峻,发达国家要求中国及新兴国家在第二承诺期也要承担规定减排任务。解振华积极斡旋,每天要参加双边磋商、相关边会等15场左右的活动,他分身无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按《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中国并无需承担减排任务。但本着对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中国先后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因而,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赞中国做了大量努力,即使不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国家,但中国仍很明智地做了大量投入,努力实现了能源多元化。
《70亿人,1个挑战》!这个在会场随处都能看到的海报,那一张张不同肤色的脸和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刻在了记者的心里。
正如中国带去的宣传片《环球同此凉热》,此刻,面对气候变化,中国勇于担当。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利用图书、报刊、音像等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各阶层公众进行气候变化方面的宣传活动,鼓励和倡导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用电、用水,增强垃圾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自觉意识等;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普及与教育的内容,使气候变化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育部也下发通知,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和“建设节约型学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