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2012多哈世界气候大会 > 正文

多哈气候会议或背离初衷 核心议题仍存分歧

2012/12/12 13:05:49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极端天气几率越来越高,11月26日-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多哈会议期间,各国与会代表感受到减排的紧迫性。

  12月6日,距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多哈谈判结束尚余一天,往日弥漫着浓浓火药味的会场回归短暂的和平。以美国为首的部分与会方在减少气候变暖元凶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上,抛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核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另起炉灶达成一致。

  让期盼会议结出积极成果的环保人士失望的是,这些国家不但破坏了谈判的框架,而且同意减排的温室气体竟然不包括二氧化碳!这样的妥协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有人不禁质疑,联合国气候谈判是否已经背离了初衷。

  美国另起炉灶

  当天,来自25个国家的部长齐聚一堂,声明将合作致力于减少烟尘、甲烷、臭氧等在大气中留存时间较短的污染物排放。根据动议,凡是加入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CAC)的国家将承诺到2050年将大气温度降低0.5摄氏度,以期为本世纪末全球温度控制在4到6摄氏度内留足空间。据了解,CCAC是今年2月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倡议下启动的独立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减排行动,得到了加拿大、墨西哥以及联合国环境署的支持。

  科学证实,烟尘作为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如果飘落在极地和雪山,将导致地面吸收更多的光热。因此减少烟尘排放,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每年将能降低由此污染引发的240万人次的死亡率和挽回3000万吨的农作物损失。

  联合国环境署总干事阿希姆·施泰纳声援CCAC称:“迅速减少短期污染物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作为联合国减排行动的补充很有必要。”

  尽管支持者一再表示,CCAC只是国际减排行动的补充,但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前景不明朗的现实中,CCAC的越俎代庖令人忧心。

  反对人士认为,美国一再强调治理短期污染物而对国际社会共同遏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努力置若罔闻,只能反映出美国追求短期政治效应,对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缺乏诚意。美国的立场甚至开始赢得更多国家的认同,连减排二氧化碳坚决的欧盟都开始向CCAC靠拢。

  实际上,联合国框架下的减排协议无论是1992年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是由此脱胎而来的《京都议定书》,都未将上述短期污染物列入范围。因此,联合国气候谈判从来没有把这些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和减排行动摆上台面,然而,这一话题在多哈回合上却能喧宾夺主,牵扯了各方关于减排二氧化碳谈判的精力。

  极端天气加大减排紧迫性

  2009年星光璀璨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错过了最好的解决分歧的时机,接下来的坎昆和德班气候大会举步维艰。多哈被喻为最后的希望,但为期两周的议程进展缓慢。在富国向穷国承诺的气候基金如何筹措以及气候谈判最终文本的措辞上仍然存在不小的分歧。分析指出,只有多哈谈判部长会议能达成积极成果,明年才能够继续讨论新的国际气候协议,直到2015年签署最终协议,并于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而新版本的协议将历史性地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纳入减排范围。

  一年又一年的无果而终,让部分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处于弱势的小国、穷国叫苦连连。多哈谈判胶着,眼睁睁看着国内遭受台风灾害的菲律宾气候特使沙诺在现场声泪俱下:“我呼吁全世界以及世界各国的领导人,睁开眼睛看看我们面对的现实。我呼吁与会部长积极行动起来。我们的任务不是为了满足政治需求,而是满足全球70亿人口的需求。”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在4日发表讲话时称,全球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这种反常反而逐渐成为常态,气候变暖是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无论富国还是穷国都将成为气候变暖的牺牲品。因此国际社会必须警醒,否则人类生存将受到威胁。”

  今年是联合国气候谈判开局20年以来首次选择在中东产油国召开气候变化大会,而卡塔尔恰好是世界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最高的国家,这样的选择无疑表明了国际社会想要在减排行动上有所突破的决心。然而谈判开锣以来各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戏码再次上演,悲观情绪也四处蔓延。

  据路透社报道,大部分与会代表都认为,全球气温上升4摄氏度将不可避免,而将全球气温增长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现在看来完全是空谈。

  “控制气候变暖是非常严肃的问题。而我们现在似乎已经超过了2摄氏度增长的底线。如果真的超过2摄氏度,谁都知道将会发生怎样的灾难,因此现在正视还不算太晚。”法国外交部长洛朗·法比尤斯说。

  气候基金无人认捐

  潘基文在多哈期间呼吁富国在2010-2012年每年100亿美元的气候援助基金到期后继续发挥力量,帮助穷国减排和发展清洁能源。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领导人曾在哥本哈根谈判时表示,愿意从2020年起设立1000亿美元的基金,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但却忽略了2013-2019年之间的资金安排。

  此后,持续发酵的经济危机削弱了很多发达国家捐助气候基金的积极性和能力。

  尽管欧盟在气候基金议题上比较积极,但力度仍然不够。多哈期间,徳国、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以及欧盟委员会承诺未来2年将提供超过68.5亿欧元(约合89.5亿美元)的气候基金,高出2011-2012年水平。

  其中,英国率先表态,将在未来3年单方面拿出18亿英镑(约合29亿美元)资助非洲等最不发达地区的减排行动。这也是首个认捐的发达国家。除了公布捐助数额,英国同期公布了若干援助项目,其中包括帮助非洲兴建可再生能源电站。

  英国的举动让人眼前一亮,对此,英国能源部长戴维指出:“之所以气候变暖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是因为我们减排的行动越来越不积极。”

  有烦恼的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大国也感受到了资金压力。中国气候特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公开表示,中国也必须尽快就2013-2015减排期内节能减排资金作出安排。

  据有关方面监测,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增长了2.6%。尽管各方均承认感受到了减排的紧迫性,但在多哈谈判期间提出新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国家屈指可数,只有黎巴嫩、多米尼加共和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由于必须在2015年缔结新的国际减排协议,因此2015年或将在法国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关键的节点。为在此之间实现突破,潘基文曾表示,将在2014年再次举办一个高规格的会议。有人士表示,希望不要成为又一次哥本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