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 > 正文

两会圆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企业将如何行动?

2021/3/8 12:05:00   中国报道      人气:10719

今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强调,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统筹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底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了中国最新的2030年气候目标,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自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以来,习近平主席已经多次在重大国际场合发表重要讲话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毫无意外,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他们从不同角度带来了对实现“30·60”目标的深入思考和对策建议。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碳达峰科学解决方案

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先进、适用经验,创建零碳示范样板,将政府系统性探索与企业自主创新有机结合,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行动起来,让零碳示范项目成为低碳未来的展览厅、绿色技术的大舞台、涉碳商业模式的试验田,让想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所作为的各个主体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样板。

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碳减排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施行“揭榜挂帅”,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攻关,特别是要大力支持企业对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要针对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升级的需要,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对相关企业开展综合性示范予以支持。

创建零碳产业/负碳产业集聚区,选取用能大户集中的产业园区,系统整合园区治理、项目示范、模式创新、资金支持等多个要素,把当地产业绿色发展、园区企业达峰行动和行业碳中和路径探索三个层面的目标相耦合,引领高载能工业聚集区和产业升级的方向。

要尽快制定并明确碳交易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交易规则,建立有效初始分配机制,健全碳市场监督执法管理体系,完善碳排放监测与报告技术规范,严格限制核查机构经营范围等,保证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积极参与,让碳交易机制更加有效地引导产业界参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推动碳达峰和碳中和理念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形成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幅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将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内控时间提前,倒逼国内加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建议加快推进汽车和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通过10到20年时间,实现我国能源增量的70%以上、存量的50%以上的可再生清洁化替代,在加快碳中和进程的同时,实现我国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独立供应,节省外汇支出;大幅度提高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内控时间,分别提前到2023年和2050年,倒逼国内加速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

严格执行国家《可再生能源法》与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政策;将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执行情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纳入对地方政府、电网公司的考核范围;逐步将煤电机组转变为调峰电源;加快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及其辅助服务市场建设。

不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配置储能系统,以提高储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支持发展系统侧集中式储能系统,将抽水蓄能电站、储能基地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与统一调度范围,通过招投标等市场化方式确定项目业主;加快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引导鼓励储能以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参与市场交易,发展储能市场化商业模式。


推广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全程能效”模式,推动建筑深度节能

“30·60”碳目标为我国社会经济低碳化、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的清洁能源市场化之路仍然面临不小挑战,各产业期待更多政策支撑,也需要充分依据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将政策着力点放在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优化能源布局与促进清洁能源的消费上。

“30·60”实现的要求下,未来的电气、电力设备都要逐步实现全面智能化。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技术规则、标准应用、政策支持、行业要求,亟待形成标准和体系,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统一行动。

建议推广近零能耗建筑,已完成的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不仅建筑能耗大幅下降,其室内环境品质也大幅提升,正处于从单体应用到规模化推广的关键阶段。建议推广“全程能效”模式,推动建筑深度节能。在建筑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完善绿色建筑发展激励政策和建筑能耗监管与改造制度,特别是在公共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全程能效”模式,全生命周期开展智慧能效管理,通过采用创新的CH-BUS总线技术、强弱电一体化技术,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节能效益。

低碳化和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从双循环角度来说,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具有非常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双循环下,中国新能源企业要不断创新联合方式、增强抱团走出去,谋划对外合作大项目,把握重点国别大机遇。


将储能产业纳入“十四五”能源规划,助力碳中和

国家应大力发展智慧型储能电站,将储能产业纳入国家“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国家在能源领域“十四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储能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实施路径,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指导储能产业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加强行业发展顶层设计指导,建立新型电储能国家规划体系;探索海上风电、陆上风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配置储能的行业标准,更好发挥储能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

推动储能应用和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着力加强对先进储能技术研发任务的部署,集中攻克制约储能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规模、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瓶颈技术问题,形成系统、完整的技术布局,在重要的战略必争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并形成新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

国家应统筹推进各类电力市场建设,引导开展市场化运营。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和市场平稳有效运行的前提下,推动各类市场尽早向储能开放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