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产业园区 >  产业园区 > 正文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2022/5/17 14:49:28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人气:17140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发展光伏、锂电等绿色低碳优势制造业和绿色金融、绿色认证等碳中和服务业,加快先进储能、节能环保、新能源装备等绿色技术研发攻关和市场应用,积极培育低碳企业,鼓励建设低碳园区,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广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设施,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摘自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机制加快形成……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城市建设中强调绿色发展,既是市民生产生活得以持续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自然基础。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距离市民并不遥远。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公交开跑,新能源汽车在蓉迅速推广,充电网络不断扩容……这些都让出行变得更加方便,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将绿色出行作为出行首选。新能源汽车在蓉迅速推广,充电网络不断扩容, 图为成都一家新能源出租车充电站
【向未来 笃行之】
成都充电服务网络
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布局均衡适度超前
“按一年2万公里的行驶里程算,如果有家用充电桩,在峰谷充电,每公里的成本在3分钱左右,一年算下来成本仅600元;即便偶尔会在公共充电桩充电,每年花费也不会超过1000元。相比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不仅便宜且更加绿色。”新能源汽车主张先生表示。
和张先生一样,越来越多市民选择新能源汽车。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获悉,截至2022年3月,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7.6万辆,位居全国第七、非限购城市第一;2022年1-3月份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为3.6万辆,同比增长200%。让市民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是经济和便捷。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充换电站约1800座、充电桩6.8万个,基本形成全面覆盖、布局均衡、适度超前的充电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充电设施建设完善是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举措。在城南天悦府小区,小区共有电动汽车60余辆,而小区变压器既有设计负荷无法完全满足充电需求。
通过引入“统建统管·有序充电”模式,第三方专业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对充电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使用技术手段对小区变压器实时监测和负荷调度,实现“负荷不超标、充电有调度、家家可安桩、安全有保障”,有效解决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管中的建设难、运维难、管理难及安全责任无法落实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小区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
目前全市签约统建统管居民小区达725个,推广示范作用明显、参与小区数量增加明显。目前,建成及开工项目数256个,建成充电桩2400余个。【绘蓝图 怎么干】
力争到2025年
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60万辆以上
未来五年,在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进程中,绿色低碳转型将迈出新步伐。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其中,在优化交通结构方面,将合理规划建设充(换)电设施,让绿色出行成为市民首选。
锚定目标,行动已展开。今年印发的《成都市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加快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成都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上升。
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成都将积极推动市、区、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使用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共交通、网络签约、分时租赁、物流、环卫、混凝土和渣土运输等领域车辆电气化和氢能化,所有新增公交车和网络车辆将采用新能源汽车。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充(换)电站(桩)、提供公共服务,规范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配套建设20%,大力推动居民小区实施“统建统管”模式建设个人充电桩。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扎实推进全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推广工作。按照成都电动汽车推广目标方案,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60万辆以上,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以上。此外,日前印发《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从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等五个方面提出共计19项重点任务。
下一步,成都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乘势而上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强二优三夯实产业基础支撑,节能降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一盘棋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成都市社科院同城化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廖茂林:
持续推进能源消费和供给结构优化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作出“加快‘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的部署安排,契合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发展内涵与目标。要把握能源消费与供给双向互动规律,围绕实现能源结构调整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的目标,推动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从供给端,通过“调结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积极推动增电、稳气、控油、减煤,以产业结构高端化支撑能源结构高级化;从消费端,通过“升能效”强化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终端消费领域电气化水平;从管理端,通过“抓落实”支持企业实施系统节能改造和能源管理。
同时,确立与美好生活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将节约作为“第一能源”,提升社会节能意识,加强全生命周期节能改造、节能监察、节能管理,倡导生产生活绿色低碳用能,构建绿色发展高效发展生态氛围。
由此,形成以电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供给向低碳化多元化、能源消费向电气化高效化提升,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未来,我们要深入贯彻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推进能源消费和供给结构优化,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能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