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 > 正文

山西沁源:让文化成为绿色发展的最强音

2021/2/2 10:27:41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人气:10876

  近年来,山西省沁源县着力打造文化强县,首次把“兴文”作为“绿色立县 建设美丽沁源”战略的一个主要路径,把建设“文化沁源”作为一项主要目标,为之实施了一系列大动作,把文化建设强力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大投入夯实文化基础

  在县城投资6千万元,建起了崭新的文化馆、电影院、活动排练场,在一块20亩的空地建设起文化主题公园。在乡(镇)投资1400万元,建起了14个乡镇文化活动站。在农村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实现了县有大馆舍、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全覆盖。财政投资200多万把县图书馆打造成国家一级图书馆,在14个乡镇254个行政村都建设有图书阅览室,在汽车站候车厅、体育馆休息室等8个特殊部门设立图书分馆。村村设立乡村记忆馆,县财政给每村拨付20000元专用经费修编《村志》,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留住乡愁,传承本土文化。

  对文化部门重新核定了编制,在原有基础上增编扩员。招聘大专以上学历专业人员上岗,一次性补充到位,实现了所有文化单位的足额满员。对14个乡镇全员配齐了专业文化员,对全县254个行政村配备了文化志愿者。在县财政的支持下,县电影公司招聘专业人员9名,组建起12支农村公益放映队伍。县晋剧团自主招聘艺术人员26名,建成了各种艺术人员齐备的一流县级剧团。各乡镇、村、社区按照要求都组建起了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业余文化活动队伍。截至目前,全县文化队伍(含业余)已达5000余名。同时注重对队伍培训的投入,文化部门每周、每月、每季都要开展不同规格的培训,截至目前,受训人员达到1000余人次。通过培训,全县文化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大手笔盘活文化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的繁荣,传统戏剧受到了一定冲击,县里唯一的艺术团体——晋剧团也面临着生存挑战,曾经一度因发不了工资演员们各奔东西自谋生路。面对现状,当地县委县政府果断出手力挽狂澜,一是拨付30万元办公经费,保证剧团的日常运营;二是政府买单送戏下乡,每年最少200场每场6000元,在惠民的同时也盘活了几近倒闭的文化团体。同时高度重视民间文化团队和文艺人才的挖掘和扶持,对书法协会、摄影协会等团体都配备有基地,对当地的文学创作名家王建和、戏剧创作者龙青山都安排有工作室,对葫芦烫画师残疾人王英杰、木雕艺人刘守龙等民间艺人们都免费提供了展销室,对一些有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都要有奖励。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让沁源的文化队伍如鱼得水、日益壮大、生龙活虎。

  高站位引进先进文化

  近年来,不少文化艺术院校与沁源建立了合作关系,有200多位专家教授把论文写在了沁源大地上。在灵空山镇设立专家小镇,在五龙川村建立了人民日报摄影专家小院。在沁河镇“乡颂·太岳记 韩洪沟红色小镇”设立中央美院“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供美院专家们来研学助力当地发展。摄影赛、摄影培训、诗会、作家创作研讨会、图书发布会、电影拍摄也源源不断走进沁源 。2019年,“二青会三人篮球赛”在沁源举办,借会篮球主赛场之东风,排练多达20场晚会,把沁源的特色文化展示在了全国观众面前;首开纪录,举办了现场直播的沁源县春节联欢晚会,首次邀请著名歌手、艺术家来沁源表演,让沁源群众现场体验;举办全国航拍大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有影响的赛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示了沁源的独特魅力;央视《乡约》、央视少儿栏目等两次走进沁源,16名《星光大道》歌手、4名网红达人走进沁源,沁源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旅局、文化中心、文化馆及各个艺术团体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品,通过各大平台,展现在了世界及全国观众面前。通过各项赛事和大型活动,把外界的文化和文明引进了偏远闭塞的沁源,让老区人民体验了艺术、开阔了眼界;同时把沁源美丽的山水风貌、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传递给外界,令越来越多的人心向往之。合肥工业大学学生慕名而来,被沁源的独特文化所深深吸引,对沁源非遗作品进行了专门考察研究,对金钱枕头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纷纷拍照取样……

  文化自信成为前进强力

  场馆的建设、经费的保障、政策的鼓励,不得不让文化人在“精字上下功夫,深字上做文章”。县文化馆、晋剧团邀请知名编剧、作者多次汇聚沁源,为沁源文化把脉出方。在专家的建议指导下,沁源的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文化馆自编、自导、自演的短视频沁源秧歌小戏《没有旁观者》等15部作品、剪纸类《白衣天使》等19部作品、书法类篆刻《听党指挥、抗击疫情》等11部作品、美术类《最美医护者》等5部作品,共计50部作品,获得了“平安健康宅家里、智慧生活进万家”网络文化作品表彰。

  沁源秧歌表演唱《护苗春暖》获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赵树理杯”山西省曲艺节目优秀奖;沁源花鼓舞《鼓动天地》获得长治市“全面奔小康 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金奖;沁州三弦书《千古传奇思烟台》获长治市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选拔赛二等奖,沁源秧歌广场舞《沁源秧歌沁源人》获第二届长治市艺术节“舞动太行”广场舞大赛一等奖。晋剧团走出了“抄别人的戏 搬别人的剧”的尴尬境地,自编、自导、自演了晋剧《众志成城》等地方精品剧目,总是让观众热泪盈眶为之振奋。《小二姐梦梦》参加了“2020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演出,受到专家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县非遗保护中心,十年磨一剑,进山庄、踏沟坎,寻找传承人,为沁源手工麻纸、剪纸、手工刺绣鞋垫、葫芦烫画等都申报了非遗文化保护。文化团队进学校、入企业,唱响沁源秧歌;找资料、刻光盘,整理文化资料,三番五次进省城上北京,通过几年努力,终使沁源秧歌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名录。县晋剧团送戏下乡,全县254个行政村,全部都有她们的足迹,一村3到5场,从不短缺。县文化馆组建了文化轻骑队,送歌舞晚会进农村入企业,一年达50余场。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不论山高路远,还是夜深林密,放映员们克服困难,自带马扎供群众观赏影片,每年送电影下乡达到了3048场。县图书馆出动流动图书车进企业、入矿山、到山庄,每年达200多人次。沁源图书馆首创了应群众之需购书,应读者之急送书的先河,获得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总局“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沁源文化向高度、广度、深度进军,把服务做到了群众心里。

  沁源县的文化工作可以用“大手笔,大气魄,大行动”9个字来概括。一系列的大动作,助推了沁源文化的大繁荣,真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沁源年年有赛事、月月有活动、县城有晚会、乡村有歌舞,沁源人民一年四季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沁源县的文化建设已成为绿色发展的最强音,繁荣的文化氛围让沁源人民充满了自信和力量,在去年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沁源人民宅家里演绎了一场文艺抗疫的“沁源现象”,毅然决然打赢了一场抗疫防疫战。相信有文化自信支撑的沁源人民,无论在当前的抗“疫”中,还是在未来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都会一往无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