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绿色技术 >  绿色技术 > 正文

成风化人,绿色生活渐成时尚

2021/3/2 15:35:47   中国环境报      人气:6753

原创 陈妍凌 中国环境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0年)》显示,公众在呵护自然生态、选择低碳出行和节约能源资源方面践行程度较高,知行合一,融入日常。特别是在践行绿色消费方面,经常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闲置物品的人数占比,较2019年增加了一倍。
5年来,党和国家从上到下,推动绿色生活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推动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将“绿色”融入生活,绿色行动蔚然成风,公众生活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
“十三五”期间,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渐成时尚。
政策法规密集出台,织密协作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也被明确写入了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
一系列顶层设计,为相关制度出台、部门配合、地方落实,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十三五”期间,规范标准逐步建立——
有的以首次颁布填补当下空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让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城乡环境工作,有目标、有章法;国办发〔2016〕86号文件,让绿色产品认证,有标准、有规范;《水效标识管理办法》的应运而生,让推广高效节水产品、提高用水效率,有依据、有方向……
有的以新近修订弥补此前不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后,重新构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绿色建筑转型提升,更加注重品质,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也有的以多规互补打出广覆盖的组合拳。在绿色创建行动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为行动定基调、指方向。此后,《绿色商场创建实施工作方案(2020-2022年度)》《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方案》《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等细化方案相继出台,为这项工作提供更为明确、具体的指引。
“十三五”期间,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一系列新规由多部门联合编制印发。例如,《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由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共同出台;《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5部门联合编制;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的《关于调整优化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执行机制的通知》,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4部门共同印发。
一系列重大活动也由多部门协作完成。比如“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由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推动开展。
跨部门协作,让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十三五”期间,各地不断跟进,抓紧抓实——
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规范,各地因地制宜,落实落细,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政策。
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各地纷纷制定条例、管理办法等,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方法;在推进绿色建筑建设上,不少地方以财政奖励、税费返还、容积率奖励、贷款利率优惠等手段,激发发展活力。比如北京就提高了绿色建筑奖励标准,单个项目最高奖励800万元;在推进政府机构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基础上,海南还将国有企业纳入政策执行范围,提高绿色采购成效……
5年来出台的规章标准,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也让公众的绿色生活更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全民行动,构建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5年来,我们夯实基础,让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减少污染产生——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调研时表示,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在大江南北,多起来的不仅有“你是什么垃圾”等网络段子和网友“脑洞”,还有大大小小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站、资源化处理厂。
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上海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仅半年后,居民区分类达标率就从规定实施前的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
5年来,我们创造条件,让公众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监督举报——
公众更便捷地获取环境信息。从国家到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起一整套新闻发布制度和新媒体传播矩阵,例行新闻发布会成为常态,信息跨媒介平台、跨地区快速传播成为标配。政府信息公开日益透明,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并走向规范化。
公众更近距离地了解环保设施单位。向公众开放四类环保设施已达到2101家,累计接待参访公众超1.1亿人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合条件的四类设施开放城市比例达到100%。
公众更畅通地监督举报。2016年-2019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共接到举报案件200余万件,大大推动了环境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各地也不断加强举报平台管理,提升电话接通率、信访投诉答复率、初信初访办结率、问题整改落实率。
公众更频繁地参与环境宣教活动。线上线下,环境宣传和环保实践活动增多,尤其是在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重要节点,一波波声浪响彻神州;全国各地,生态文明教育馆、环境教育基地、环保主题航班等遍地开花。
5年来,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热情显著提升——
热心公益的环保组织扎根一线,调研、实践、监督,高效精准地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同时,通过绿色供应链、绿色金融、公众参与等方式,撬动一批大型企业履行自身环境责任,重视企业绿色发展。
尤为可喜的是,随着参与途径和平台的拓宽、形式和手段的丰富,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把自己摆进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局中。有的成为民间河湖长,守一方清水;有的担任志愿讲解员,服务一方居民;还有的开展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他们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聚沙成塔,星火燎原,全社会的努力、坚持与守望,汇聚在一起,便不再是微光,前行的方向也因之更加明亮。
知行合一,绿色生活重塑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而这份美丽和幸福的获得,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5年来,公众生活理念悄然发生绿色转变——
传统美德,再度时髦起来。一度被部分人曲解为“抠门”的好习惯,再度受到推崇。比如一水多用、人走关灯、双面用纸,哪怕物质丰富了、日子滋润了,节约能源资源的好传统也不能丢。
不仅如此,时兴观念,也传播得更远更广。比如践行绿色消费,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意识决定行动。这些理念的转变,让生活大不同。你会发现——自备购物袋,应者云集;倡绿色办公,呼声渐隆;拒豪奢月饼,已成共识。还有闲鱼、拍拍等一批二手交易平台的流行,彰显出“共享”经济逐渐成为消费新主张。可共享的,何止单车、充电宝,还有衣橱、旧物,甚至外卖餐盒。
可见,潮流未必要与靡费捆绑,绿色也能重新定义时尚。
5年来,绿色生活领域有了更多全民行动——
人们革陋习、倡节约、护环境,把新风尚运用到日常生活的食、住、行等细节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近年来,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在大街小巷都有了生动实践。一方面,“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公众餐前按需点餐,半份菜、小份菜销量明显提升;餐后做到“光盘”,剩菜打包颇受鼓励。
除了浪费,餐桌上被拒绝的,还有野味。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更坚定地向食用野生动物说“不”,把敬畏留给大自然。
餐桌在做“减法”,宾馆客房也不例外。为了减少一次性用品和生活垃圾,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酒店不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等“六小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备洗漱用品,酒店一次性用品减量成效可见。
“绿”起来的,还有我们的日常出行。新能源车的推广,让车辆减排成为可能,城市地铁和绿道的建设、共享单车业务的铺展,则让少开车、不开车成为出行选项。以山西太原为例,“十三五”期间,步行、自行车、公交车3种绿色出行方式已占到出行总量的八成以上。成都市民2020年则使用“哈啰单车”行驶超过5.5亿公里,相当于成都地铁一号线行驶1340万趟。
5年来,践行绿色生活“玩法”创新,愈加有趣——
各地陆续上线碳普惠平台,让减碳行动对于市民不再抽象、遥远。平台让用户可以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转换成碳积分,兑换一些商品或折扣券。
在北京,仅2020年12月,“绿色出行碳普惠行动”注册用户就实现碳减排3953吨,相当于2635辆国四汽油车更换为新能源车行驶一年的减排量。
在广东广州,碳普惠平台认证了20多种生活场景减碳量的核算方法,部分行为碳减排量经核证后,可进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交易,抵扣碳排放控排企业配额。
在江西抚州,“积碳分、兑碳币,乐享碳普惠”正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绿宝碳普惠”逐渐成为城市绿色生活共建共享的知名品牌。
而蚂蚁森林的用户,也正用绿色出行、在线缴纳费等低碳行为,“养”大一棵棵树。截至去年9月底,蚂蚁森林植树超过2.23亿棵,造林面积超过306万亩。与其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授予了蚂蚁森林项目,不如说,5亿多位用户,人人都是地球卫士。
互联网+环保,让公众追逐绿色时尚简便易操作,令有益之事有趣。
回望过去的5年,绿色生活渐成时尚。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展望下一个5年,“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鼓足风帆,相约下一程,携手阔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