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7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哪些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回应

2021/3/5 14:40:54   央视新闻      人气:5740

央视新闻3月4日消息,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七周年,7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又会有哪些考虑,会采取哪些举措?今天(4日),总台央视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

七年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推进。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过2.3万件,20多所北京市属学校、医院向京郊转移。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
与此同时,北京的经济结构和人口规模得到调整优化。“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作为北京两翼的雄安新区和北京副中心的建设全面启动。雄安新区120多个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已有35个北京市级部门共1.2万人入驻办公。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丛亮: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的区域重大战略,实施7年来取得了累累硕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目标任务全面顺利完成。
7年来,京津冀的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实现突破。从交通看,京张高铁、京沈高铁建成通车,京津冀机场群和港口群协同联动建设深入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加快形成。
从生态看,2020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51%,京津冀119个国控断面监测中,水质达到或好于III类比例上升到64.5%。
从重大改革创新看,一是科技创新链加快形成。7年来,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过12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分支机构累计达8300多家。二是重大改革开放举措相继落地。北京自贸区高端产业片区正式挂牌,天津自贸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船舶登记等128项制度创新任务基本完成,河北自贸区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推出首批16项制度创新案例。
此外,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逐步缩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丛亮:目前,京津冀6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河北上千名骨干教师到京津优质学校跟岗培训,京津在河北实施的757个帮扶项目帮助8.1万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丛亮介绍,目前,北京市级行政中心已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下一步,北京市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将继续向北三县延伸布局,人大附中正在北三县建设9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