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绿色智造 > 正文

心头有雾 何谈治霾?

2014/8/5 14:51:33  http://www.cenews.com.cn   中国环境报  人气:47296

       当前,一场治理大气污染的攻坚战正在全国一些雾霾多发、频发的地区如火如荼地进行。

  面对这场关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战役,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不少地方以壮士断腕的魄力,采取了淘汰落后产能、拆除改造燃煤锅炉、实施汽车尾气治理、控制建筑扬尘污染、严厉惩处违法企业、及时发布监测信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等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显示了地方政府向雾霾宣战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

  然而,面对雾霾这一生态危机,也有一些同志、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至今认识上还有一些误区,头脑中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雾霾”,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畏难情绪。有的认为雾霾成因复杂,具有复合型特征,难以“对症下药”;有的感到大气流动性强,无法实现区域管控,难以“洁身自好”;有的觉得雾霾治理需大量投入,而地方财力有限,资金难以保障。一言以蔽之,难!

  二是急功近利。有些同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工作急于求成,总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云开雾散、日朗风清的效果,治理的各项举措缺乏应有的持久性和扎实性。

  三是与己无关。雾霾治理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协调联动,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相关部门总以为大气污染防治是某个部门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正是在这样一种与己无关的心态下,部门联动治污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相关部门缺乏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相当一部分公众也缺乏从我做起的自觉意识,虽然都在一片蓝天之下“同呼吸”,然而却未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奋斗”。

  存在于我们头脑中上述形形色色的认识偏差就好比是隐形的“思想雾霾”。认识的偏差和错位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被动滞后,许多治理举措还停留在会议和文件里,并未进入实际工作之中。诸多影响大气质量的问题,例如道路和建筑工地的扬尘、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夏收期间的秸秆焚烧、城市街头弥漫的烧烤烟雾等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有监测数据表明,笔者所在的河南省上半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仅占4成。过去只有冬季才会出现的雾霾天气,今年春夏在一些城市亦时常现身。这说明,我们所面临的大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治理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态度,实际工作的动力和成效必然会受到影响。

  由此看来,驱除自然界的雾霾首先当清除各种有碍于工作推进的“思想雾霾”。因为从根本上来讲,看不见的“思想雾霾”比自然环境中可见的雾霾更具危害性。

  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革命。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大气污染防治同样需要各级政府和全体公民首先从端正认识、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做起,真正在头脑中确立起迎难而上而不是知难而退、从长计议而不是急功近利、从我做起而不是冷眼旁观的思想。只有把那些阻碍大气治理的“思想雾霾”首先驱除了,现实生活中的雾霾天气才会逐渐离我们远去。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