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绿色智造 > 正文

立“智”打造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山东标杆”

2019/5/29 13:39:58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人气:9235

        ——访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
        5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在泰安举办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论坛,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在内的多位专家和来自煤炭行业的400多位代表出席。论坛以“绿色、智能、创新、发展”为主题,研讨交流煤炭行业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方向。
        “我们局是新一轮省级机构改革专门组建的新机构,肩负着全省能源行业管理,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能源行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职能,可谓任重道远、责无旁贷。”山东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栾健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煤炭作为我国能源支柱产业,历来是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大力实施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既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需要,也是我们能源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依靠科技创新  融入人工智能
        近年来,山东省依靠科技创新,加大装备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四化”建设,全省煤矿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已有50%以上的矿井开展智能化改造工作,其中已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0个、远程控制切割掘进工作面4个,井下机器人、快速成套掘进装备等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在5月23日举行的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论坛上,王国法院士对山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他表示:山东煤矿发展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兖矿集团、山能集团在全国煤炭系统的技术创新领域一直走在前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炭企业发展,对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从分阶段目标到长远目标都进行了统筹规划,最终全部煤矿都将实现新的产业模式,把井下工人从繁重、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智能化运行,无人化作业。在王国法看来,山东是煤炭消费大省,解决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走智能化煤矿建设这个途径。
        山东现有生产建设煤矿107处,产能规模1.43亿吨,煤矿分布在9个市、26个县(市、区),2018年全省煤炭产量1.26亿吨、位全国第6位,全行业实现利润242亿元、属全国前列,从业人员约35万人。经过多年的开采,山东的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开采条件越来越复杂,受冲击地压、水、火、瓦斯、煤尘等自然灾害威胁加剧,“这也是我们山东的煤炭家底和实情。面对矿老、井深、重大灾害并存叠加的现状,与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之间的存在矛盾,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栾健指出,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智能煤矿”,打造“智慧行业”,加快实现减人、提效、保安全,推动煤炭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
        基于此,山东从推动煤炭行业革命的高度,以颠覆式思维、革命性创新的理念,以人工智能为引领,将矿井智能化建设与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深度融合。作为两大省属煤炭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山东能源集团扎实推进以智能化开采为标志的“一提双优”建设、所属枣矿集团全面取消夜班,省内40处生产矿井已有40个工作面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开采,80%矿井主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主压风机房实现远程控制或自动巡检。而兖矿集团则创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化融合”,构建制度保障、技术引领、减人提效和人才建设 “四大体系”,先后投入30多亿元,研发出适用于0.65-8.2米不同煤层条件、具有较高智能化水平的系列化综采(放)成套关键技术和装备,形成一整套集工作面自动找直、通讯、视频、检测、控制于一体的国产综采成套装备,省内8处矿井正在建设15个智能采煤工作面、14个智能掘进工作面。
        靠自动化减人  用机械化换人
        山东省能源局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立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努力方向之一就是:大力实施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加快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按照国家要求,我省要求各煤矿企业加强煤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坚持提质增效和绿色开发利用,靠自动化减人、机械化换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能力。”栾健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这方面山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全国煤矿5800处左右,已经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45个,其中山东就有20个,占13.8%。”
        据栾健介绍,山东省能源局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煤矿智慧化建设。一是重点突破。实施“重点攻克”,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冲击地压矿井2019年底前实现智能化开采的目标,得到国家煤矿安监局高度认可,在全国范围内转发学习;与山东煤监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智能化开采建设。二是打造典型示范带动。打造一批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今年5月9日,全国薄煤层智能开采现场推进会在枣矿集团召开,把山东经验推向全国。枣矿集团滨湖煤矿、付村煤矿“一小一大”两个智能化工作面入围中国煤炭行业“十大智能化工作面”。三是加强引导和交流。这次在泰安举办的山东省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论坛,目的就是邀请国内一流水准的院士、专家、教授及行业翘楚,交流成果、研讨技术难题、探讨行业发展方向,共同推进全省煤矿智慧化建设。四是加大智能化改造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采掘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智能化装备推广应用、智慧煤矿建设等。
        “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生产、工效、降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矿井智能化开采,主要是以矿山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基础,以开采的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核心,最终实现矿山的无人开采和智能管理,山东有例为证。”栾健坦言,山东煤矿智能化建设,现阶段已经取得“减人、提效、保安全”的效果。比如山东能源集团,26处矿井40个工作面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开采,在新增院校毕业生2533人的情况下,集团人员总数净减9800人,在册人员降至16.2万人,原煤全员效率比年初增长10.2%。山能所属新矿集团,立足“装备精准投用”,提出采掘“双9”目标(冲击地压矿井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无人,掘进工作面生产人员单班不超9人;非冲击地压矿井至少1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无人,其余采煤、掘进工作面生产人员单班分别不超9人),人工成本下降50%,翟镇煤矿智能工作面用工减少4人,减少67%,人工效率提高9倍。
        企业在实现高产高效的同时,践行少人则安、无人则安的安全理念,兖矿集团、山能集团今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生产。而且,山东全省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从2018年的0.209降至今年1-4月份的0.025。“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与我省推进煤矿智慧化智能化建设不无关系。”栾健对此很欣慰。
        “目前,全省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初见成效。”栾健强调,下一步山东将坚定把牢“五个重点方向”,加快煤矿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步伐。一要加速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煤炭工业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煤炭工业由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向智能化生产、智慧化运行转变。二要全面推进煤矿主要生产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数字化矿井,实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全面提升、远程可视化与集中控制。三要普及采掘综合机械化,大力推广应用开拓掘进远程控制、智能截割、N00工法、连采连充、盾构机等先进技术装备,实现煤炭智能开采技术创新突破。四要加快开发研究井下生产工业机器人,井下生产逐步由机器人替代,以装备升级推进生产方式变革,实现 “科技驱动”。五要全面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以及辅助运输连续化,实现“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少时则安”,拓展和丰富高危行业安全发展的新内涵。
        直面困难挑战  抢占机遇窗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全球能源供需宽松化、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系统智能化、能源治理复杂化、能源安全多元化的发展大势,做出了推动能源革命的重大战略部署。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主动作为,不断探索实践,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但面对新的形势,我省煤炭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栾健指出,既要看到转型升级发展动力大幅提升,煤炭工业改革发展取得的优异成绩;也要做到稳不忘忧、好中知难,清醒看到煤炭行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煤炭消费总量压减10%左右,山东省政府也要求到2020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6834万吨以内。“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煤炭消费减量是政治任务也是大势所趋,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煤炭能源供给质量,释放更多优质产能。”栾健认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有效解决低端供给过剩、释放优质产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绿色发展”。重发展、轻保护,以及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山东等一些省(市、自治区)依然存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散煤清洁化治理、采煤塌陷地治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等现实问题也愈加凸显,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煤炭开采向清洁生产方向转变。”栾健分析,煤矿智能化建设,是一个有效途径,更是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关键所在。
        ——“安全生产”。栾健强调,必须清醒认识“安全生产底线不可碰触”,必须秉承“无人则安、少人则安、少时则安”的理念,全面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煤矿智能化建设是煤炭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实现减人提效的现实需要,更是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科学之路。”
        ——“企业转型发展”。在栾健看来,山东“一煤独大”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而且煤炭生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总体偏低,用人多、效率低问题突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必须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生产要素与煤炭产业的融合,提高企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煤矿智能化建设是改造提升煤炭产业传统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着力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栾健强调,一是抓规划引领。全省总的规划目标是:到2022年煤炭开采基本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1/3以上工作面将实现智能化开采,智能化开采产量比重达到50%以上,生产管理系统基本实现智能化远程可视控制,井下高危岗位职工人数减少30%。各煤炭企业及所属煤矿都要制定智慧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实施步骤和具体工作措施,有力有序推进。二是抓典型示范。重点选树一批智慧化建设、智能化改造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适时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要再接再厉,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在全国煤炭行业把‘山东标杆’树立起来”。三是抓重点突破。切实把智能化改造作为提升冲击地压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手段,推动全省冲击地压矿井今年底前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42处冲击地压矿井共需建设智能化采煤工作面42个、掘进工作面122个,责任重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求各相关煤炭企业抓紧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建设进度和要求,落实建设资金等保障措施,倒排工期,加强调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尹明波  殷晓旭

        来源:中国发展网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