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观点评论 > 正文

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升级应合作共赢

2013/1/16 12:51:32  http://www.ditan360.com/   国际在线  人气:36612

  中国低碳网讯 作为中美最早建立的高级别经贸磋商机制之一,日前闭幕的中美商贸联委会已经是第二十三届。这次会议比以往更受到世界瞩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今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呈现出高频度、多领域发展的态势。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在经贸关系上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异,导致摩擦频发。美国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限制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和阻碍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等问题一直为中国所诟病;而美国则认为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对美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等。

  近年来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中的不同境遇也是今年中美经贸摩擦高发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美国经济困境,导致两国在双边贸易上的竞争性增加,互补性下降;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也使得双边贸易总量和接触面不断扩大,这势必造成两国经贸摩擦的不断增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因为双边的竞争性在接近,互补性在逐渐下降,尤其是我们的产能提高,尤其是在制造业,他的经济相对低迷,我们的经济比较高,他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国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力量向中国倾斜,美国有一定压力,形成了这种竞争上升、博弈上升、合作意愿逐步下降的背景,所以中美经贸摩擦可能会长期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一直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领域。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引领了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经济蓝皮书称,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长速度为7.7%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产业业态在不断调整中具备了与美国同台竞争的机会与能力,这也迫使美国在刺激本国经济和遏制中国发展两方面有所表示。

  在国内,美国力图通过推行“再工业化”保持其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希望通过外包到海外的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回流推动本国经济尽快摆脱危机。苹果、惠普等高新制造业企业将部分生产线由中国等地转移回美国国内,试图缓解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但从实际效果上看,美国的“再工业化”道路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美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经济增速在2%以下,复苏缓慢,失业率仍保持在8%左右。

  中国制造业凭借自身努力获得整体实力提升的成绩则有目共睹。虽然从长远看,中国制造必须实现转型升级,走创新驱动的路线。但在目前,由于产量、产业链及技术工人等因素,中国产业升级相对美国再工业化竞争优势明显。陈凤英说:“美国的‘再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马上竞争力上升,还有一个比较长的竞争力提升的过程。竞争已经进入到新技术、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到了核心阶段,但现在来讲,竞争的优势在我这一方。”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试图通过遏制中国发展维持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在遏制中国方面,美国实施所谓亚太“战略再平衡”,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一区域性贸易协议。美国促使成员国从开始的4个陆续增加到现在包括美洲、大洋洲和亚洲三大洲的11个国家,企图深入布局亚太经济圈,确立其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支配地位,对中国拓展区域经济空间造成不利影响。陈凤英认为:“所谓的‘遏制’,就是你不要太快,所以‘亚太再平衡’主要是针对中国,这是事实。这种机制必须有一定地域,他就提出了TPP。最近他又‘全面进入’,因为亚洲是未来的世界中心,他必须在世界中心有一席之际,也就所谓的‘再平衡’。”

  但从目前来看,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防范和威慑态势,并非将中国作为直接敌手。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碰撞,仍是美国重大利益所在和主要政策取向。因为中美都知道,两国的经贸关系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合作”与“摩擦”长期共存。

  除了上述的经贸认识差异以外,中美两国的贸易依存度相当高,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今年1-11月,在全球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美贸易仍保持了每月8%以上的增速。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双方都很难承担经贸关系恶化带来的后果,因此合作共赢必将成为今后双边经贸的主旋律。以制造业为例,中国需要借全球产业转移契机,利用成本上升的倒逼机制,通过与美国等国家的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含量,以跻身中高端领域;美方同样需要吸引中国投资以实现其制造业复兴,双方加强经贸合作的迫切性在上升。

  现实的情况是,中美双方都认识到继续加强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但双方关注的焦点仍不尽相同。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双方在这一领域的摩擦和合作将长期共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双方如果能妥善处理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协调好宏观经济政策和经贸关系,将不仅有利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将是一项重要的利好。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