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课题研究 > 正文

报告精读 |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

2018/3/20 10:27:16  http://www.ditan360.com/   海量智库报告  人气:9449

2018年3月20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承办的《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No.2》发布会在兰州举行。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编研工作团队秉承“坚持原创、追踪前沿、打造权威”的皮书编研遵旨,对甘肃省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绿皮书平台发布有深度、有见地的研究成果。《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是最新成果之一,也是一部关于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的权威性、综合性资讯文献,由总报告、综合篇、环境篇、产业篇四大部分组成,含18篇研究报告。


总报告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对甘肃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客观探讨了甘肃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分析了全省农业生态与环境的空间格局,提出了推动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遵循、制度创新路径和技术创新策略。


综合篇针对影响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以全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农业标准化、中低产田改造中生态与环境问题等为研究重点,分析该领域的发展动态、本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同时,搜集了全省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数据,从生态环境系统、资源利用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准则层筛选了评价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形成《甘肃省市州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报告》。


环境篇以全省主要农业环境要素利用为主线,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从水资源利用、化肥、农药的减量化与高效化利用,农膜、秸秆及畜禽粪污的合理处置等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绿色发展条件及状况,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产业篇围绕甘肃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布局,以全省草食畜牧业、设施蔬菜、马铃薯、优质林果、中药材、现代种业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容,着眼于把优势做强、把产业做大、把链条做长、把质量做优、把效益做高的目标,探讨切实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巩固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绿色发展的方略。



甘肃各市州农业绿色发展程度层次不齐,发展潜力巨大

甘肃省农业生态环境整体脆弱,各市州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层次不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河西绿洲灌区5市州在甘肃属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但荒漠化威胁严重,植被覆盖度低,水资源约束明显,农业生态系统高效但易损;中东部干旱半干旱区的大多数市州中低产田比例高,受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水平双重制约,在省内属于发展地区;临夏州人口稠密、农业生产立地条件差,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双低,农业绿色生产的约束条件多;白银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处于转型发展期,城乡经济融合度低,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弱。这两个市州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转变思路寻求突破绿色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总之,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农业是各市州长期的目标和任务。


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未来需加强科学管理

农产品质量是保障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初心”的基本要求。近年来,甘肃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基本健全、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紧抓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基本建成。近5年全省蔬菜检测平均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平均合格率均达100%,无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未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亟待科技的推动,需着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的重点是破解技术难关,促进生产经营水平和监管能力的提升。在实施科学管理过程中,有两个重点亟待加强:首先是科学研究,包括农产品中各种危害因子和风险隐患的识别技术方法与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其次是科普宣传,一方面要针对广大的农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示范;另一方面是针对广大的消费者,要强化农产品生物属性的特征特性的介绍,包括农产品消费的方式方法和识别技巧的介绍,严防谣言或虚假科技信息。


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逐年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不均衡

2008~2015年,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054.07×109元,并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以土壤形成与保护的总价值最高,为187.44×109元;其他依次为水源涵养171.32×109元、废物处理148.16×109元、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21.05×109元、气候调节113.41×109元、气体调节106.68×109元、原材料生产96.79×109元、食物生产59.79×109元、娱乐文化49.43×109元。


尽管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在不断增长,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不均衡。其中,森林>水体>草地>农田,历年合计的总价值占比分别为森林48.76%、水体27.08%、草地15.48%、农田8.68%;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贡献率为水体>森林>草地>农田;总价值贡献率依次为3.329、1.932、0.393和0.325。鉴于甘肃省休闲文化等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和农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贡献率较低,亟需开展甘肃省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积极建设生态农业,以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农业标准化是助力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科学、技术和标准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有效供给的有力措施,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农业生产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一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采用传统媒体与现代传媒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标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是用先进的标准体系倒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苹果、百合、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牧业和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将标准化作为重要手段和强大引擎,紧扣当今世界食品安全标准发展趋势,构建产品有标准、生产有规程、质量可追溯、市场有监管、企业有诚信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


三是用品牌化战略带动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品牌化的基础是标准化,品牌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先行,实施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


四是“五动”齐聚形成农业标准化实施的强大合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农户主动”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科技、企业、农户五个方面共同发力的强大动力,通过完善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提高。


五是实施“五四”监管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完善的省、市(州)、县(区)、乡(镇)、基地五级质量检测体系与省、市、县、乡四级执法监管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节前移,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贯彻实施,从源头上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高标准农田建设任重道远

甘肃省中低产田面积大、分布广,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从区域上看,中产田主要分布在临夏州、陇南市、兰州市、武威市、定西市、白银市、平凉市、天水市、庆阳市等地区,占全省中产田总面积的94%。低产田主要分布在庆阳市、陇南市、定西市、白银市、甘南州、天水市、临夏州、平凉市以及兰州市局部地区,占低产田面积的99.4%。总的来说,除了河西地区以及中东部沿黄河主流及支流的灌溉区、长江流域的河谷地区少数高产区域外,中低产田在甘肃全省广泛分布。


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牵涉面广,任务量大。根据甘肃省中低产田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协调生态与农业发展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健全机制、体制,确保中低产田投入,科学划分功能区,制定地力建设总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对农地投入热情,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全省中低产田改造效率等措施提高中低产田耕地质量。


甘肃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

甘肃省水资源量更加趋于稀缺,各行业用水竞争更加剧烈。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比例最大,近十几年来有小幅下降趋势,而林果、草地和鱼塘牲畜用水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这表明农林牧渔业比例趋向协调, 农业用水结构逐渐向合理方向转化。


甘肃省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各不相同。2003~2015年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甘南州、嘉峪关市、酒泉市、平凉市和庆阳市最高,武威市、兰州市、天水市和张掖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接近于1,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陇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次之,金昌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建立以高效节水的现代灌区农业和旱作农业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经济系统是实现甘肃省农业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根本途径。


《甘肃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报告》提出多措并举,减施化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5条工作重点

一是果蔬茶高效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农户当前施肥模式下的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产品品质评价,优化施肥模式下有机氮与化肥氮的施用比例、专用有机无机肥用量配比及施肥技术、不同土壤条件下有机无机配施对耕地质量、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研究。


二是粮棉油高产作物精准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化学肥料减量20%~30%条件下粮棉油作物专用肥农艺配方、适宜肥料种类、施肥方式,以及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复合、复混肥机械化精准深施技术研究。


三是灌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增效减量。重点开展微灌条件下作物需水需肥规律、水肥协同供应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作物专用水溶肥产品的引进筛选和研制,专用水溶肥对作物产量、土壤肥力和环境的影响等研究。


四是旱作区地膜覆盖作物一次性施肥增效减量。重点开展缓控释肥在土壤中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生长需求的一致性,缓控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比例、缓控释肥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等研究。


五是与主推技术配套的新型肥料研发。新型肥料的发展趋势与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复合化、专用化及安全、高效、环保是当前新型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甘肃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但不同栽培方式和地区间差异较大

总体而言,甘肃省单位面积农地的农药使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相对而言,设施栽培条件下蔬菜、水果上的用药量高于露地栽培作物的用药量;杀菌剂的使用量高于杀虫剂的使用量。各个地区间的农药使用量也不平衡,使用量较高的地区依次为陇南、平凉、天水、武威,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19.1%、12.4%、9.6%、9.5%;其次白银、酒泉、定西、张掖市农药使用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8.4%、8.1%、7.7%、6.7%;其余市州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小,其中甘南州、嘉峪关市农药施用量占全省农药使用总量的比值均在0.5%以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全省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投入有限、检测与监管的覆盖面、频率等都比较低,相关信息披露也不够及时。


甘肃废旧地膜残留得到有效防控,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016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达187万公顷,地膜使用量17.9万吨。但随之产生的残留地膜不但造成人居环境的“视觉污染”,更对土壤环境形成日趋严重的威胁。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甘肃总结出了“强化源头防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行政监管推动、技术支撑保障、法规引领规范”这一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促进农田残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了“地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农业循环发展”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有效防控了废旧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问题。2016年,甘肃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已提高到78.6%,棚膜基本做到了全回收,有力地推动了全省重点用膜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


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但种植业废弃物收储体系还需健全

近年来甘肃种植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进展良好,秸秆、尾菜等现越来越多地已被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行业广泛利用。甘肃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约80%,其中饲料化利用率约6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率约为20%。甘肃尾菜利用以肥料化和饲料化为主。肥料化利用方面主要以田间堆肥、半堆半沤、直接还田为主,生产有机肥为辅;饲料化利用方面以青贮发酵为主,还有少量的沼气化利用。2015年,全省尾菜处理利用率已达到31.3%,尾菜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同时有效遏制了尾菜污染环境的问题。收储难是制约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关键因素,是目前全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保障种植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就必须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收储体系,政府要统筹考虑种养加工规划并对其各环节进行支持。缩小废弃物收集运输半径,降低收储运输成本,提升种植业废弃物利用的产业化水平。


养殖业污染物成为农业环境污染的第一污染源 

畜禽养殖业是甘肃省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全省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甘肃省畜禽养殖业年排粪量约9500万吨,排尿量约5000万吨,排污总量约1.45亿吨;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 242万吨、BOD 199.94万吨、NH3-N 8.69万吨、总氮96.84万吨、总磷9.96万吨。养殖业废弃物粪便、污水逐年增加,导致土壤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害病源生物传播,以及恶臭气体污染等环境问题日趋突出,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的焦点问题之一。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粪污普遍采用干清粪工艺,实施固液分离,固体粪便堆肥发酵,液体污水进入沼气工程,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2000年以来,甘肃省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动员企业新建、扩建了一批大型粪污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沼气工程、有机肥生产线、污水处理池等,使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实现了干湿分离,有效减轻了环境的污染压力,初步形成了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循环模式。


天然绿色牛羊产品在行业领域已成为甘肃省畜牧产业的特色“品牌”

甘肃省草食畜产品主要来自于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及荒漠半荒漠天然草原和牧区,符合人们追求自然食品的消费理念和发展趋势,并以其原始“风味”和地方“特色”日益得到市场的认可。如牦牛、藏羊、滩羊市场货源紧缺、价格上扬,“靖远羊羔肉”、“临夏手抓羊肉”、“东乡手抓羊肉”、“天祝白牦牛”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和市场欢迎,已成为甘肃特色佳肴和陇货精品。


甘肃省设施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按照“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各地突出特色,抓点示范,重点扶持,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及新技术示范展示于一体的设施蔬菜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和绿色生产基地。以番茄、辣椒、韭菜等优势设施蔬菜产品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享誉省内外,部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亚、港澳等地区。目前,甘肃省已建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12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40多个,认证蔬菜绿色食品基地64个,有效使用绿色标志的蔬菜291个,在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达96%。


目前,设施蔬菜节本增效精量化水肥一体灌溉技术、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核心的非耕地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设施“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在生产中大面积示范推广,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种菜带头人和示范户,数百名“农技专家”、“土专家”活跃在设施蔬菜生产第一线,科技的推广为全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全面提升了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效益和品质,促进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初见成效,“绿色植保”理念初步形成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是通过滴灌或喷灌的的形式将可溶性肥施入田间的一种节水节肥高效利用技术。在沿黄灌区、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土地平整且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操作,水肥一体化高效利用已初具规模,特别是通过土地进一步流转后,脱毒种薯生产基地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省各级农业和植保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全力推进马铃薯病虫绿色防控工作和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在各主产区建立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引导马铃薯种薯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应用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助推了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实施,扶持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成立了“甘肃省植保社会化服务联盟”,对“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百强服务组织”授牌。这些扶持政策与措施的有效落实,极大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


甘肃林果产业开始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截止2015年底,全省林果总面积120.1万公顷。已形成了以苹果、花椒、核桃、葡萄、枸杞、枣、杏、桃、梨、油橄榄、甜樱桃、银杏等12个经济林树种为主的陇中优质元帅系苹果基地、陇东优质富士系苹果基地、陇南大红袍系花椒基地、陇南优质核桃基地、河西走廊无公害葡萄基地、沿黄灌区无公害枸杞基地、陇南优质油橄榄基地等22个特色鲜明的优质林果生产基地。


“平凉金果”、“花牛苹果”、“秦安蜜桃”、“武都大红袍”等一批名优林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初具知名度和影响力;“巨峰葡萄”、“敦煌李广杏”等近百个果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或绿色认证。优质经济林果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标准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及应用日益得到重视。秦安、临泽、成县、静宁、积石山、康县、镇原等7个县被评为全国经济林名特优之乡。


甘肃绿色无公害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步加强

甘肃省中药材主要产地土壤重金属残留调查分析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 和Cu 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毫米/千克, 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共有5家中药材企业的6个基地通过GAP认证;通过无公害中(藏)药材产地认定的66个,其中面积大于1000公顷的有20个;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中药材产品有12项。


甘肃省国家级制种基地的战略地位已确立

2011年,“张掖玉米种子”获全国唯一的种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2年,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成立。2013年,农业部认定张掖市为全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大市,临泽县为全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超级大县,肃州区、甘州区、高台县、永昌县、凉州区、古浪县为全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大县,并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对临泽县、甘州区、高台县、凉州区和永昌县启动奖励资助,奖励资金1.65亿元,推动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五化”建设。这些都标志着甘肃省已经确立了国家级制种基地的战略地位,成为全国现代种业无可争议的三大核心基地之一。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