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课题研究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泓:依托催化技术探索自净城市建设新路径

2024/6/18 14:51:13   中国环境APP      人气:2888

0

“开发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催化技术加速分解臭氧,是实现环境自净城市的一种具体手段。”在第十二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泓在《环境自净城市:探索与展望》主题报告上这样讲道。

环境自净城市是基于自然界的自净功能,耦合人工强化技术,实现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物多介质低碳/零碳环境自净化的城市。贺泓介绍,为了满足当前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推动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创新的需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新形势与新挑战,积极建设自净城市,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子。

自净的实现路线有哪些?贺泓以臭氧治理为例表示,应以NOx深度减排为抓手推动PM2.5和O3协同控制,开发合适的催化剂,通过催化技术加速分解臭氧。实际上,从污水处理、尾气、室内空气到机舱臭氧,臭氧分解相关工作已进展十余年。贺泓及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完全改变了催化剂的反应机制,提出新型材料下能够实现轻转移的机理,并通过几年的探索将催化剂开发成了各种各样的涂料,并完全满足涂料的国家标准。

“通过对施工墙体以及公园的涂料测试,我们发现与功能涂料墙体距离越近,去除臭氧效果越明显,大概能测到20%-30%的臭氧分解率。”贺泓介绍,这种涂料成本极低,也没有能耗。另外,通过对高峰期数据的换算,相当于为北京市优良天数增加了15天,效果非常显著。

由此,贺泓提出了“环境催化城市”的概念——将城市中的建筑物内外、硬化地面等表面涂覆催化材料,在自然界的光、热等条件下实现环境中低浓度气态污染物自发催化净化的城市。是一种人工强化的环境自净化。最终目标是实现蓝天、碧水、净土,在城市人口聚集、产业聚集,排放远超过其净化能力的情况下,在原减排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平衡发展。

“目前我们也在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缩尺城市实验,在水泥墩上涂抹催化涂层,进行模型观测,模拟实验效果,解决观测和评测上的难题。”贺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