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课题研究 > 正文

曲久辉:应构建基于“平衡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创新体系

2024/6/17 15:36:22   中国环境APP      人气:2888

0

6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环境院所长论坛在长沙举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表示:“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基于‘平衡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平衡论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曲久辉认为,世间万物的运行都需要遵守“平衡”的规律,我们要建设一个零污染的地球,核心问题就是平衡问题。在以往的环境保护与治理过程中,我们并非依据平衡而为:在政策制定、方案出台、管理上常根据发展和需求制定,缺乏对复杂平衡关系的考量;在环境科学技术体系的搭建上,缺乏“平衡论”的内容和理论基础。这最终导致在环境保护过程中,我们没有考虑平衡问题,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也就出现了失衡。

因此,基于“平衡论”来建立环境保护与治理体系尤为重要。曲久辉表示,环境保护与治理应重视三个“重要平衡”。一是污染物排放与环境消纳能力的平衡,我们要有污染物排放和环境可净化可消化污染物分量的核定,要有绿色的科研过程、绿色控源保障、过程安全管理等,把人类的干预和自然界的变化形成同步进行平衡的状态。二是碳污协同控制的平衡,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是困难的,在很多时候几乎是相悖的。比如,更高标准的排污控制需要更多的能量消耗和碳排放。污染控制和碳减排并行的科技路线无法支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目标新需求,需要构建碳污协同减控的“平衡论”体系。三是保护与经济保障的平衡,保护环境成本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核算现在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定量关系,在没有找到定量关系的情况下,很难在政策措施、成本效应等综合影响上找到平衡点,也就找不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那么,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平衡论”体系该如何构建呢?曲久辉提出,应该在科学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深刻变革:首先,应创建“平衡论”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中包含了排放与消纳、降碳与减污等平衡子系统集及物质、经济、社会等平衡要素集,平衡的轴心是科学的政策,平衡的灵魂是共生共荣。其次,要建立基于“平衡论”的系统核算与动态调控的方法与技术,构建动态识别和调控多元平衡的数字化决策支持系统。最后,生成“平衡器”的产品,即科技做成的支撑多维平衡的数字化产品,包括模型、软件、数字模拟器、传感器等。“从失衡迈向平衡,我们任重道远。”曲久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