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需求信息 >  需求信息 > 正文

莫让农村环境整治沦为“面子工程”

2024/6/17 15:59:39   红网      人气:3825

0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极个别地方,一些领导干部急于出政绩,热衷于作表面文章,应付上级检查,此类现象虽非主流,但值得警惕。

比如某地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对主干路两侧、领导干部调研检查经常走的线路整治标准要求过高,这些公路两侧反复割草、干净整洁,但村内的背街小巷脏乱差。再如东部地区一村庄,主干道看着很整洁,被腾退的老村却破败不堪,生活垃圾、碎砖块满地都是。当地村民反映,“领导视察看不到里面的垃圾”。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是衡量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让农村干净起来,是事关千千万万农村群众的生活生产幸福问题,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农村环境的整治工作,既要让人来车往的主干道漂漂亮亮;也要让人少车少的背街小巷美美哒,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相比于主干道,背街小巷与农民朋友的生活生产联系更为紧密。背街小巷是不少普通村民长期生活生产的地方,是他们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累了,他们在这里歇歇脚,养精蓄锐,再出发。饿了,他们在这里煮上一锅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美地吃上一顿,生活的幸福美好,似乎都在饭桌上。困了,他们在这里休憩,美美睡上一觉,那份幸福,似乎是触手可及。如果农村环境整治沦为“面子工程”,外面大道是干净整洁,群众家门口是垃圾满地,这对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肯定是有很大影响的。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也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既让主干路漂漂亮亮,也让背街小巷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