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会展动态 >  会展动态 > 正文

积极推动新能源稳妥有序进入市场,中电联建议加强电-碳市场协同发展

2024/6/14 14:07:46   中国环境      人气:3286

6月12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主办的第二届(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领航绿色能源发展 共创电力市场改革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电网、发电售电企业、市场运营机构的行业专家,共同研究探讨“双碳”目标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特征的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有效促进了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在论坛上介绍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电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二是电力市场交易体系不断完善,三是新能源参与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针对下一步工作,杨昆建议,一是持续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划研究,推动构建反映电力系统“安全、清洁、高效、协同、智能”多元价值的电力市场体系;二是积极推动新能源稳妥有序进入市场,健全完善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市场机制;三是加强电-碳市场协同发展,加快“电-证-碳”耦合衔接机制建设,体现绿色环境价值,推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主旨演讲中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电价机制、投资及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电力市场建设、我国电力系统“一带一路”需求潜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周小川指出,电力行业减排是影响气候变化目标的最大关切,解决好电力排放问题至关重要;电力系统涉及多个相互关联的价格,应参照基准并体现各自的规律,切实发挥电价向需求方的传导作用,电价形成机制应当考虑碳排放因素,合理选择市场交易定价与内部计算定价的界面;电力系统投资需求巨大,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金融业和投资界积极参与;未来,电力市场建设还面临疏通价格传导机制、增加气候变化和碳减排权重、优化系统调度能力等多项挑战,中国电力已成为支持“一带一路”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电力行业要处理好电力发展和转型的关系,统筹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发展,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用好市场手段,健全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电力市场,推动供给侧绿色电力生产,鼓励用户侧绿色电力消费,加强绿色认证协同,促进“电—碳”市场体系协同发展。

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中指出,当前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标下,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努力,解决和突破电力市场化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进一步协同全国多层次市场发展,明确各级市场间的功能定位,加强省间与省内交易的衔接,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二是加快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绿色消费规模,体现绿色价值;三是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容量补偿和辅助服务政策机制,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充裕度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