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新闻资讯 >  双碳热点 > 正文

“双碳”目标下的商业银行数智化转型

2024/7/8 14:10:40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人气:3763

银行要发挥数据在碳金融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充分运用碳经济数据,强化碳金融的实时管理、跟踪监督、预警报警,提升对碳金融服务对象分类的精准性;打通碳金融大数据的交换平台,及时测算碳金融扶持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标的气候、环境风险。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新生态文明加速崛起、“双碳”目标和绿色新政实施提速、金融科技革命大潮蓬勃发展。世界经济论坛研究显示,数字技术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减少约15%的二氧化碳排放。新形势下,银行要强化数智科技对“双碳”金融战略赋能,打造数智化绿色金融发展新生态,更好地支持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

“双碳”+数智经济发展对银行的影响

(一)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结合打造新市场。发展数智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低碳化转型的关键一招。据初步核算,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6.1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超过44%,对GDP贡献率近70%。电子信息制造、软件、集成电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多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势能彰显。随着向物联网平台与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预计未来20年内总能源效率将提高到60%,到2050年我国有60%以上的电力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根据有关机构测算,未来几十年我国实现“碳中和”战略所需资金大约在139万亿到300万亿元人民币,在双碳领域每年需要平均投资3.75万亿至7.5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社会每年投资的10%左右。预计金融机构对碳中和的资金支持和政府财政资金支持的比例将达到90∶10左右。

(二)客户需求加速向低碳和数字化转移。一是银行个人客户需求的数字化。一方面,数字化生存已成为社会生活消费的主流。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披露,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7.5%,消费互联网已接近成熟。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变化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预计到2030年,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将进入“怀旧”时代,“50后”“60后”等对数字化生活并不陌生的65岁以上群体也会达到20%以上,从而逐步形成新一代数字化消费群体。

二是银行对公客户的数智化需求。数智经济已进入到产业互联网发展新阶段。近几年来,国家积极支持产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产业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发展。相关机构测算,2030年,我国产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2.22万亿元。通过发展“产业+信息+数智科技+智能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途径,将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银行可以通过共建联合社区,构建三链融合生态,升级业务能力,打造数字信用体系等途径,实现金融数智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有效融合。

(三)“双碳”战略实施重塑产业结构。一是“双碳”目标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有关机构分析,与2020年的排放相比,至2030年的十年内中国碳排放只有8%的总量提升空间,年均仅增长0.77%左右,经济增长压力和有限的碳排放增长空间,要求我国必须大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对于能源体系和经济增长更是一个巨大挑战。

二是抓住“双脱钩”主要环节。根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平均GDP增长与电力消耗增长的相关系数在0.9左右,平均GDP增长与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系数在0.6左右。考虑到短中期内很难实现传统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调整,因此必须加快利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鼓励消费者行为的低碳绿色化,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三是“双碳”目标对银行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看,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提升绿色信贷占比。各种绿色金融政策,包括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银行考核机制、环境信息披露要求、风险权重调整、绿色项目担保和贴息等,也将提升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回报。2024年3月27日,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积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银行要加快新能源、低碳经济、绿色环保产业的业务布局,构建以数智技术支撑的综合化、平台化、敏捷化、智能化的生态银行体系。银行要抓住“双碳”战略实施所催生的各种市场“牌照性”“市场准入性”机遇,围绕建设特色化市场定位,构建金融服务平台新生态,实现金融业务的协同效应。

从挑战方面看,一些银行在治理框架、战略目标、实施路径、碳足迹测算、气候风险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和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差距,“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使一些与传统能源相关及碳排放重的行业面临“过时”风险。花旗集团预测,如果将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将有100万亿美元使用化石燃料的资产搁浅,偏传统行业的贷款、股权及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价值面临“创造性破坏”的不确定性。

(四)市场生态变局要求银行抢占新方位。从对公金融业务看,产业互联网、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低碳和绿色产业发展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是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的重要方向。从零售金融角度看,银行必须坚持金融的人民性,让更多的长尾客户和“弱势群体”、养老群体、多孩婚生期群体享受到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生育金融卓越服务,强化对各类群体消费倾向、数字化消费需求、碳足迹等方面的分析。要建立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组织机制,构建“精准滴灌”的绿色金融新生态。

(五)经营环境变化要求银行加强资源战略性整合。传统经济和金融增长模式下,商业银行只要在网点渠道、资本实力、风控能力、品牌价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就可以成为银行的综合竞争优势。未来几年,银行要通过资本运作、提升金融创新能力、超前强化风险和危机管理等进行战略整合,强化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新生态要求银行重构经营哲学。社会责任的履行是银行必须认真落实的战略行动。从与客户和合作者的关系上,银行目前营销模式跟不上时代快速变化的需求,深度拥抱金融科技才是出路。同时,要以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和有效践行国家“双碳”目标等社会责任为己任,重视与客户和各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双碳”目标和数智化转型下银行战略重点

(一)优化市场定位。在行业定位方面,要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储能、工业降碳转型和能效提升、绿色交通、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低碳行业,支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生态保护、灾害防控等气候变化适应行业。对高碳排放的传统行业领域要控制资金流入,但应支持行业技术创新、先进工艺流程的改造、先进工艺替代落后工艺。

在区域定位方面,中西部一些地区将面临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资源型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科技人才匮乏,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推进迟缓等问题。银行需要对经营发展目标、业绩考核指标、资源配置等进行适应性调整。在客户定位方面,银行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加强中小微企业环境信息的可得性,识别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优先支持绿色小微企业,引导小微企业节能降耗、低碳经营。

(二)重塑核心价值观。银行必须践行金融服务中的“双碳”目标责任,将绿色发展作为银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要强化对绿色产业项目的支持,提供更为专业的节能减排行业咨询服务,强化实体企业对“低碳”未来的发展信心,使银行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三)科学划定银行战略边界。银行要研究制定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的战略规划,加大对个人需求端绿色环保行为的金融支持,科学量化碳减排数字账本,依据客户绿色评分进行授信和优惠。拓展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代理、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促进银行盈利模式的轻资本、低碳化转变,降低对高碳和高资本消耗行业业务的过度依赖。同时,应强化对碳金融业务研发,联合控排企业创新推出更多节能减排业务;研发多样化碳信用卡、碳金融债等创新产品,打造特色服务品牌。银行还要和政府等机构密切合作,提供包括投资基金、碳基金和巨灾债券基金等碳中和产品。

(四)科学制定关键路线图和绩效指标。一是科学规划银行“双碳”发展路线图。要确立银行碳中和战略、绿色金融理念、价值观和文化,从组织架构、政策标准、流程管理、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信息披露等方面,搭建银行碳中和战略体系,并深入实施银行业碳中和体系与标准,研发适用于自身业务运营的评估环境风险的数据分析体系和方法论,并实现碳中和数字化。

二是转换银行在“双碳”战略实施中的功能。银行要加快由传统的融资中介向新型绿色发展引领型服务中介转变。同时,要对管理体制、组织架构、薪酬分配制度进行同步改革,按照数字化转型、低碳化发展要求对现有机构、人员、业务流程等进行整合,调动分支机构和员工推动数字化发展和践行“双碳”目标的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尊、以绿色发展为准绳的原则,营造良好的资本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盈利结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坚持经济效益为核心,提高包含碳资产在内的各类资产定价水平,追求稳定的效益回报。

(五)培育强大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减少碳排放,银行业在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绿色交通、低碳建筑、新能源车等项目方面,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绿色金融创新,推出更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类理财产品。

对公业务方面,通常是为大型企业、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碳中和金融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抵(质)押融资等业务。发展投行业务、托管业务、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等低资本、低碳排放的业务,提高资产业务风险资产回报率。做好信贷科学配置、拓展短券和中票等信贷节约型市场、优化表外资产业务结构。

个人金融方面,可引入绿色低碳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引导居民绿色消费主流化。要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品、设施等产品消费。探索将个人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消费、助力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活动纳入个人信用档案、与信用卡额度挂钩或形成可兑换的绿色积分。可以引导绿色投资储蓄成为新选择,通过储蓄和理财产品的绿色金融创新,开发多样化的绿色低碳型理财产品,增强存款的稳定性,延伸零售储蓄存款的拓展范围。同时,还可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方式,改善净稳定资金比率。

(六)打造和谐互助的企业文化。一是构建包括低碳在内的银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体系应彰显效益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创新理念、品牌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及“绿色银行”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绿色公约。要引入ESG理念,改善投资结构,优化风险控制,提升环境社会风险管理能力,把社会责任纳入投资决策。同时,积极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赤道原则》,加入“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的银行资管机构,以获得全球ESG评级中更好的评级。

三是强化气候相关信息和棕色资产占比披露。银行《可持续发展报告》要覆盖经济、环境、社会责任绩效,也要积极宣传推广碳中和金融理念,打造银行自身的碳中和品牌。

银行“双碳”目标和数智化战略路线图

(一)创新型发展路径。一是要推进银行体制机制创新。第一,要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制。银行要强化对业务条线整合,健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完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健全绿色金融推进委员会,设立绿色金融中心或专门部门,统筹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第二,要加快绿色金融流程再造。要积极开展绿色金融特色化经营机构试点,在高管层设置专人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在业务开发、评审与存续期管理、信息披露等流程上整合设计绿色金融的相关安排。第三,要集聚和培养“双碳”目标人才。银行要加强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学习,强化对绿色技术和数字化人才投入,组建专职绿色信贷团队,形成总分支行联动机制。第四,加强“双碳”目标研究。银行要从碳排放标准、压力测试、碳交易、评级与评估方法论、政策及外联等方面强化研究,推进“双碳”目标在银行落地实施。要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体系、国内外碳市场进程、碳计量方法学与行业运用、碳中和投资机遇等议题深入研究。

二是要强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银行要持续加大绿色创新产品开发力度,形成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第一,创新综合化绿色产品。要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从绿色信贷到绿色债券等多领域碳金融综合服务方案、绿色组合金融衍生产品;依托银行的结算网络、客户网络,发展投资连接产品,通过互换交易、期权交易、套期保值等工具为企业提供结构化的高级绿色金融产品。要推出或升级“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围绕绿色智能制造、绿色城镇化、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六大领域,切入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绿色金融场景,提供立体式、全流程、数字化绿色金融服务。第二,发展个性化绿色产品创新。银行要完善和发挥网银业务功能,丰富网银新产品,发展绿色零售银行业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低碳化产品和服务。要适应绿色公司金融业务发展,发行绿色债券,推出清洁发展机制(CDM)财务顾问、工业节能贷、绿色金融咨询等服务。

三是加快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创新。银行要打造数字化和“双碳”目标下的“双核”竞争力。深化核心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渠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为“双碳”目标下各项绿色金融业务和管理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依托自身业务特色及资源优势,结合各类商业和公共服务场景,开展低碳支付服务创新,在减塑降废、数字化升级、支持绿色场景等方面助力全社会、各行业企业低碳减排,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四是创新市场营销模式。银行要聚焦于可再生能源、储能、工业降碳转型和能效提升、绿色交通、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低碳行业,支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生态保护、灾害防控等气候变化适应行业,整合信贷、投资、金融租赁、资产管理等资源,加大投融资力度。不断丰富气候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积极跟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和法律条件的完善,推出系列碳金融产品。

(二)综合化发展路径。一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强化合作。银行要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开发和交易综合性、绿色化金融产品,并代理销售其他机构的绿色金融产品。要探索利用世界银行和政府产业基金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优惠政策,借力提高服务绿色产业等新兴产业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能力,布局国内碳交易,推进碳债券、国际碳保理、碳资产抵押融资等业务。

二是打造金控公司的绿色竞争优势。银行要发挥综合经营的牌照优势,在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领域积极拓展业务,构建集团化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比如与证券公司合作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绿色低碳企业直接融资,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个人和企业客户的绿色低碳保险等等。

三是建立中外合资绿色金融模式。银行可以依法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合资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各种金融服务。银行要在综合化经营的信息系统和金融科技开发与运用、综合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综合经营的智能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综合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做好相应准备。

(三)差异化发展路径。一是管理的差异化。要根据不同区域分行和业务发展需要,在信贷政策、财务资源配置、分支机构设立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管理,实施与低碳排放区域、行业的分支机构和金融业务相适应的差异化资源配置、差异化业绩考核等。从长远看,银行发展战略、审贷等都要把ESG、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纳入战略组考量,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绿色碳排放方面的监测。银行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量化环境风险评估和智能定价,建立绿色评估的数据和模型。

二是经营的差异化。突出绿色金融业务投放规模、融资余额两个指标,精细化管理和提升绿色贷款的投入产出效果。通过差别授权、差别信贷政策、差别考核制度、差别的内部机构设置及功能划分等措施加强对分行指导。碳排放项目采用“一票否决制”,要求客户提交环境和社会风险报告,增加相应保证条款、承诺条款和救济条款,加强动态分析,并在资产风险分类、准备计提、损失核销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

三是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化。要为绿色金融配备专项信贷资源和财务资源,建立鼓励绿色金融发展的考核激励机制。绿色金融需要考虑商业可持续性,终极指标要更加重视融资业务的综合收益水平以及绿色融资业务对应的资产质量水平。银行要控制“棕色”资产增长,完善重点领域绿色信贷专项信贷政策。

(四)资本化发展路径。一是整合银行机构网点。银行要加强对区域内绿色产业支持,探索绿色业务模式创新,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多领域积极打造绿色金融示范网点。加速打造“人工智能+金融”服务新模式,发展数智银行、手机银行等绿色支付方式和服务手段,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

二是有效开展资本化经营。银行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扩充资本实力,通过适度新设机构网点、收购兼并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方式,实现快速扩张,提升银行竞争能力的发展方式。

三是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交易。在绿色金融方面,银行应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探索气候投融资试点。要加快市场化机构、人才、资本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力争走在绿色金融市场竞争前列,打造“双碳”市场的金融市场竞争力。

(五)国际化发展路径。一是积极研究采纳“赤道原则”。赤道原则已成为国际项目融资的一个新标准,中小银行若采纳赤道原则,就必须对行内组织架构、授信政策及管理办法、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及完善,开发赤道原则配套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系统,并就赤道原则的基本要求、配套制度办法及业务流程开展全员培训。

二是加强绿色信息披露。银行要加强气候信息和棕色资产披露,特别要侧重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以及对与气候相关的短中长期风险和机遇的监控,讲清楚银行如何“识别和评估与气候相关的风险”以及解释“用于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指标”。加强与政府环保部门的环境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对绿色信贷业务的处理效率与准确性,降低银行在绿色信贷项目中的风险。

(六)数智化发展路径。一是强化全行大数据管理。银行要发挥数据在碳金融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充分运用碳经济数据,强化碳金融的实时管理、跟踪监督、预警报警,提升对碳金融服务对象分类的精准性;打通碳金融大数据的交换平台,及时测算碳金融扶持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标的气候、环境风险。

二是加强约定智能合约管理。一方面,要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碳排放行为的跟踪和溯源。在对初始信息真实输入的基础上保证所有企业主体行为变动的信息保真传输,有利于对各主体的碳行为做出精准反映和投融资活动碳排放计算与披露。对金融机构自身碳排放和碳足迹进行核算,自动生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银行还可按照约定的规则,运用智能合约,在系统上实现对所有主体行为后果的处理。另一方面,进行绿色资产、棕色资产的识别与分类。银行要强化绿色资产、棕色资产统计、分析与披露,有效衡量信贷资产转型风险。运用金融科技进行企业和项目的ESG评价与业务全流程纳入,实现非财务信息的信用风险应用及管理。要将绿色ESG策略纳入金融产品创新流程,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等绿色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相结合,科技防范“双碳”风险。

三是利用金融科技强化风险管理。从增量角度看,银行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加大对社会碳排放等情况的监测、判断;重点加大对企业碳排放情况的管理,做好碳金融的风险防范,发挥好金融助力社会碳管理的作用。通过智能风控体系精准识别绿色项目,贷款予以政策倾斜。从存量角度看,银行必须掌握在既有的融资存量中,不符合低碳排放要求的究竟有多少,涉及多少市场主体,有多少企业是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等措施逐步达标,又有多少要退出市场、必须淘汰,等等。

(作者为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