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智库课题 > 课题研究 > 正文

“第五届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及防控学术会议”举行,侯立安院士:我国饮用水中新污染物须系统性防控

2023/6/5 15:19:42  中国环境APP     人气:8843

日前,由郑州大学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协办,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五届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及防控学术会议”在郑州市成功举办。

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相关要求,推动新污染物健康及风险防控相关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促进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风险有效防范,加快实现“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战略目标。

华南所(应急所)原所长吴国增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今年是华南所(应急所)建所50周年,本次会议也是50周年所庆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他认为本次会议设置主题与交流内容更加深入、聚焦、精准,为今后“行动方案”的落实开新地、结新果。

本次会议设置8场大会主题报告、30个分论坛共260余场学术报告。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侯立安院士(视频)、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出席会议并做大会报告。50多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包括13名杰青、4名长江学者),以及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60余家单位的知名学者、研究生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新污染物的暴露识别与监测、环境行为与暴露评估、毒理效应及机制、风险监测与评估、健康效应与风险管理、降解及防控技术六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侯立安院士在报告中前瞻性地针对我国饮用水中新污染物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提出了系统性的防控对策。贺克斌院士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自主研发并建设的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提纲挈领地指出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过程中亟须解决的大气环境关键问题。吴丰昌院士则站在地球科学的视角,把新冠病毒的防控与思考延伸到了未来生物性污染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并提出对关键科学问题与防控战略的思考。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副司长丁琼在其报告中强调环境与健康科学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新污染物工作面临的挑战,着力于新污染物治理科技攻关。华南所(应急所)副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风险专业委员会主任于云江围绕环境健康暴露指标筛选、体系构建以及无创伤生物监测材料研发,系统阐述了在典型新污染物健康风险监测领域从理论到应用取得的创新成果,提示了新污染物非侵入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陈景文教授、海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徐顺清教授、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邓启红教授分别以《面向新污染物治理的环境毒理学》《孕期污染物暴露的健康风险及机制研究》《新形势下环境污染物暴露对下一代健康影响》为题分享了科研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据介绍,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及防控学术会议由华南所(应急所)于云江研究员与上海大学李辉教授发起,自2018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本次会议延续秉承前四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办会理念,充分发挥行业间组织协同与创新交流,通过精彩纷呈的报告分享、踊跃炙热的观点交流、深入高效的思想碰撞,加深了对新污染物健康风险及防控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理解,促进了新污染物科技创新和污染防治的深度融合,已成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品牌会议。

本次会议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大家纷纷表示期待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及防控学术会议越办越好,为持续推动新污染物健康风险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美丽中国愿景提供精彩华章。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