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网讯 中国石化联合新奥能源收购中国燃气自消息披露已有数月,目前再度陷入僵局。
始于2011年年底的中石化联手新奥收购中国燃气(下称中燃)案僵局依然在持续,但局势的发展似乎变得对中燃越来越不利了。
中燃管理层涉嫌利益输送
日前,有原中燃高管向媒体曝料称,中燃个人大股东、原董事、总经理刘明辉和原执行总裁黄勇在去年11月份保释时的3200万元保释金是由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川东)支付的。而重庆川东是中燃的关联企业。此前的2011年1月,刘明辉和黄勇二人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拘。
据调查,重庆川东控股权掌控在许伟红等人手中多年。许伟红,现任河北省沧州市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为刘明辉妻子许秀兰的侄女。
在涉嫌利益输送事件被曝光后,中燃两度对外澄清:先是否认替高管付保释金,后是许伟红称所持重庆川东系替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简称中评社)代持。
但中评社则对媒体回应称,“经调查,我社无人认识沧州许伟红,更没有人代表我社与许伟红签过任何公司股权委托协议”中评社人士还称,许伟红这种做法的意图在于“撇清与刘明辉的关系,把这些事情栽赃给我们”。这让收购案的前景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中石化称不会提高收购价码
尽管这宗收购案遭到中燃大股东以增持等手段不断抵制,但收购方中石化和新奥均表示不会提高收购价码,面对中燃的抵制收购行为,中石化的态度也似乎越来越强硬。
日前,新奥执行董事兼副总裁王冬至表示,公司与中石化计划收购中燃的价格根据财务顾问而定,认为收购价较为公平和合理,暂无意提价。
3月26日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也对中燃并购案公开表态,重申每股3.5港元的出价已反映市场价格。“超过这个价钱就不动了,我们也要对自己的股东负责。”傅成玉表示,并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不能高于市场价。
对收购后是否裁员一事,傅成玉说:“是有人在告诉(中燃)员工‘他们进来了,你们工作要没了’。但其实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我们收购资产没有以解雇管理层或雇员为条件的。”
近日,有接近收购财团的知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国家相关部门其实是支持中石化和新奥作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联合体来重组中燃,因为这有利于中燃的资产优化整合,以及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与搞活。
中石化意在城市燃气
尽管这宗收购案对中石化来说是个比较难啃的骨头,但为何中石化还是要下这么大的力气联手新奥收购呢?
对于中石化来说,尽管其天然气上游业务发展迅猛,但其下游业务却是个短板,收购中燃,中石化意在瞄准未来下游天然气市场,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发展。
国家发改委于去年启动了广东、广西天然气价格试点改革方案,预示着未来中国天然气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趋势,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远远低于国际气价,如果天然气价能接近市场价格,对燃气企业的现金流将有很大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此次联合收购成功,在上游,中石化能更好发挥自己的气源优势;在下游,中石化可以得心应手地协调新奥及中燃已经覆盖的燃气市场。届时,中石化将会在天然气的销售终端获得更大话语权,且并购有利于中石化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平衡风险和收益,促成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实现天然气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认为,此宗收购案一旦成功,对于中石化来说,将借助中燃的网络,进一步增强其在下游燃气市场的供应地位和市场份额,至少维持与中石油不相上下的竞争之势。对于新奥而言,如果收购成功,不但拓展了销售网络,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还可使其上游的气源稳定性得到加强。
对缺乏城市燃气经验的中石化而言,联合一家运营管理经验丰富,技术优势明显的下游企业共同参与并购,似乎为无奈之举。而对于新奥而言,其目前资产负债率67.37%,在手现金9亿美元,即使全部拿出来,也不够支付此次并购。若进一步贷款,其负债率会提高,未来新奥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新奥自身实力不足,似乎也只有通过与中石化结盟,才能获取资金支持以及便利利用央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