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政府合作 >  政府合作 > 正文

江苏推进“无废运河”建设,2025年实现水畅、河清、岸洁、景美

2024/6/28 15:25:32   中国环境APP      人气:2225

日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在扬州市召开全省“无废运河”建设现场推进会。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和化学品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

大运河江苏段是南水北调的主动脉,肩负着保障沿线饮用水源供给、优化水资源调配、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等重要生态功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南水北调清水廊道,形成江苏的美丽中轴。开展“无废运河”建设是生态环境部交由江苏探索的创新任务。今年年初,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交通运输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9个部门印发了《江苏省“无废运河”建设工作指导方案(2024—2025年)》,部署了建设无废现代航运、推进港口绿色发展、实施工业污染治理等6大类24小类的工作任务。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全省运河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机制,形成清洁航运、流域治理、风险防范等多个“无废运河”建设典型治理模式,实现运河“水畅、河清、岸洁、景美”的治理目标。

本次会议运河沿线8市交流分享了前期“无废运河”建设成果和成功案例。扬州市着力发挥“加减乘除”效应,全力打造河湖岸线功能有序、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环境绿色宜居、城乡建设特色突出的大运河生态文明示范带。淮安市全力打造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淮安样板”,以减污降碳为引领、防控环境风险为目标、营造“无废”文化为导向,推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无废运河”建设。苏州市聚焦运河文旅,弘扬“无废”文化,将环境治理、航道整治与文化传承多元融合,大力开展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此外,无锡、徐州、常州、镇江、宿迁等市也交流分享了各自在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和风险排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会议指出,要抓好源头预防,严格生态空间准入,优化区域流域产业布局,推进船舶使用绿色能源,不断完善船舶污染设施配备,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要强化污染防治,抓好运河沿线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污染治理,做好运河沿线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联防联治、船港水岸联防联控。要抓好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公共接收服务能力,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要注重文化融合,加强大运河文化价值阐释弘扬,积极引导“无废公园”“无废景区”等各类“无废细胞”建设,认真打造江苏省无废运河文化品牌。

会议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动,牢固树立“无废运河”建设“一盘棋”思想,推进形成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无废运河”建设工作新格局。要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推动运河上下游、左右岸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大运河8市流域治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格局。要进一步强化要素整合,围绕运河环境治理,统筹水气土固各要素协同共治,着力实现大运河的整体保护。要进一步深化“无废”理念,“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无废”既是理念,又是目标,要围绕问题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建成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切实提升“无废运河”建设实效。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同志,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宿迁市等地的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分管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还现场参观了扬州市“无废运河”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