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的是保护权
怎样保护好“三江源”?政府与当地的农牧民以及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通过生态补偿的办法,靠资金的输入维持“三江源”的状态。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县措池村委书记尕玛
24日,玉树州曲麻县措池村委书记尕玛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措池村巡护证”和“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会员证”。尕玛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之前没有巡护证,曾经有来自西藏打旱獭的人,阻止他们,但没有人听;之后有了巡护证,去年有人来村子采矿,我拿出证件给他们看,成功制止了采矿事件。”
“我们最需要的支持并不是钱,而是获得保护这里的权力。我们不愿意看到外来的人员到这里猎杀野生动物、破坏栖息地。”尕玛说。
措池村地处长江源头,平均海拔4600米。山水保护中心野外项目总监李晟之介绍,措池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和栖息地,每年6月底7月初这里的藏羚羊越过青藏公路到可可西里集中繁殖,8月底再次越过青藏公路回到这里。
但措池地广人稀,保护难度大,同时又位于“三江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在青海省的最西部,路途遥远保护管理成本高。加上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敬天惜地,保护神山圣湖”的宗教理念,2006年9月,在保护国际基金会(CI)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实施的协议保护项目支持下,三江源保护区管理局与措池村签订了保护协议,授权措池村民在全村共24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进行监测巡护。
山水保护中心野外项目总监李晟之告诉记者,项目开展以来,由措池村村民组成的监测巡护队共制止5次外来人员的盗猎事件。通过监测了解到野生动物的迁徙及活动规律,他们自发地划定了5个野生动物保护小区、13个水源保护地、让出3条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在野生动物繁殖及迁徙期划定3块季节禁牧区、划定3块永久禁牧区、开展了6项关于当地气候变化的监测工作。
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 资料来源:国家“十二五”规划
“三江源保护区有15.23万平方公里,管理局正式的编制人员只有13个。”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级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德海告诉记者,人手不够,而外来人员对高海拔不适应,对环境不了解,“保护区给措池村牧民们授权,让他们来管理当地的资源,等于是保护区的管理权限延伸到巡护队员的手里。”
青海省委党校教育长马洪波对此表示,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进行这种协议保护,是逼出来的一个制度创新,是不得已的一种创新。
“做生态保护,权利是核心,这个权利该给谁呢?政府也可以拥有,其他组织都可以拥有,但是谁运用这个权利最有效呢?是居住在这个地方的村民。”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张孝德说。
而这样做的成本也非常低。李晟之告诉记者,粗略统计了14个协议保护点,共保护了70多万公顷的土地,每年每公顷的价格不到4元(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标准为8至37元/年/公顷)。李晟之认为,协议保护这种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成本并不高。
张德海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大面积地推广协议保护、社区共管的模式,“我们在进行了几年的试点实行后,准备在其他地区和乡镇进行推广。”
不过,马洪波认为,协议保护模式要变成常态化、长效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结合:一是要把政府的引导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政府的调控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他认为,协议保护要往前推进还可能面临着资金、法律(移民政策)和社区(村民流失缺乏保护人员)的三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