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活动动态 >  活动动态 > 正文

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暨水科技嘉年华圆满落幕,科技与市场碰撞绘就水务绿色新蓝图!

2025/11/25 16:15:40         人气:924

为期两天的2025中国国际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峰会暨水科技嘉年华,于1121日在江苏苏州圆满收官。这场以绿动水处理,AI领出海,碳寻零排放!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企代表、科研专家、企业领袖齐聚一堂,通过前沿分享、精准对接、实地观摩等多元形式,为工业废水处理行业奉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交流盛宴,也为水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开幕即高能:创新模式打破行业壁垒

1120日上午,大会在苏州正式启幕。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绿色能源与生态环保分会秘书长兼常务副会长李政法在开幕致辞中,直面全球水资源危机与国内双碳目标推进的行业背景,强调了工业废水处理从达标排放资源循环转型的紧迫性。他提到,本次大会创新性融合峰会+嘉年华模式,就是为了打破传统论坛的边界,让产学研顶尖智慧、企业前沿技术与市场实际需求实现高效对接,让治水技术真正落地生根。

开幕式后,主论坛随即开启思想碰撞。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郭宏山、中核环保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建军、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敏等行业大咖轮番登台,围绕煤化工废水零排处理、核环保科技创新、中斯水科技国际合作等核心议题分享真知灼见。与此同时,针对环保企业出海法律风险、ESG合规等热门话题的解读,更是精准戳中了企业走出去的痛点,引发全场共鸣。

分场深研讨:精准破解不同场景治水难题

主论坛的精彩尚未落幕,两大分会场便同步开启了精准化研讨,分别聚焦工业废水处理与城镇污水污泥治理两大核心领域,让不同需求的参会者都能找到适配的交流阵地。

在工业废水论坛现场,上海化学工业区中法水务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周珉直指水务行业造词式创新乱象,呼吁技术研发要坚守场景驱动原则;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叶港归分享的光伏废水零排放工程案例,凭借10万吨/日的处理规模和详实的数据,成为现场热议的焦点;南京大学教授张炜铭关于氧化锆在水体污染物催化氧化中应用的探索,更是展现了水处理技术的前沿创新潜力。

另一边的城镇污水与污泥论坛同样干货满满。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丽花分享的数字工艺员智慧运行方案,为城镇污水处理厂降本增效提供了新思路;三峡集团乔雪园提出的用污泥产物修复矿山生态的方案,完美诠释了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光大环境集团总工郑晓宇研发的污泥近零排放技术,可削减80%污泥产率,让在场嘉宾眼前一亮。

特色环节吸睛:供需对接+实地观摩让价值落地

不同于传统会议的单向输出,本次大会格外注重实效,设置的供需信息墙和实地观摩环节,成为了连接技术与市场的桥梁。在大会现场,供需信息墙前始终人头攒动,需求方驻足寻觅适配的技术与设备,供给方热情展示核心产品与服务,不少企业当场就达成了初步合作共识。

1121日,大会组织参会代表集体走进苏州高新枫桥水质净化厂。大家沿着完整的污水处理流程有序参观,近距离观摩核心设备的运行状态与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成效,现场不时有参会者拿出手机记录关键细节,还围绕技术落地难点与厂区技术人员展开深入交流。这种理论分享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的形式,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直观易懂,有效帮助参会者破解了此前在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困惑,显著提升了交流的实操价值。

盛会落幕不是终点:水务行业迈向智能化零排放新阶段

随着最后一场分论坛的结束,本次峰会正式画上圆满句号。但对于水务行业而言,这场盛会带来的思想启发与资源联动才刚刚开始。从AI智慧水务到废水零排放技术,从污泥资源化利用到企业出海合规,大会传递的一系列前沿理念,正悄然重塑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更搭建了一个长效的行业交流平台。未来,随着这些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和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我国水处理产业将加速告别传统治理模式,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生态环境治理和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