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  绿色生活创建的践行者

当前位置:碳中和基金 >  基金动态 > 正文

UNCBD COP16 |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与多场活动,分享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的中国行动

2024/10/31 10:28:18   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草原在行动      人气:41171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CBD COP16)于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哥伦比亚卡利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大会将围绕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和公平分配可持续利用资源所产生的利益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观察员身份派员参加了COP16期间多场边会活动,分享了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领域开展的创新实践,并在展览区与多家国内社会组织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周的“中国非国家主体生物多样性保护自主贡献”主题展。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

一、参加大会开幕式和“中国角”活动开幕式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0日下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举行开幕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做主旨发言。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会代表在现场全程观看。黄润秋部长在发言中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COP15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将继续不遗余力地实现“昆蒙框架”的既定目标。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1日下午,中国角展馆举行了“中国角”开幕式活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代表在现场全程参加。在整个大会期间,“中国角”将响应COP16“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主题,举办展览、边会及研讨会、互动交流等丰富活动,深入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在履行《公约》方面取得的进展,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动员更多力量加入这项事业。“中国角”系列活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等十余家单位共同承办。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中国角”活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角”开幕式活动邀请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Astrid Schomaker、《公约》秘书处原执行秘书Braulio Dias、哥伦比亚COP16主席代表María Teresa Becerra、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副总干事Stewart Maginnis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中国角”开幕式活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主持。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 张玉军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中指出,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他从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引领落实“昆蒙框架”两个方面分享了中国经验。他强调,“中国角”是我们向世界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开展经验分享、合作交流的平台,呼吁各缔约方以及国际组织、私营部门、金融机构、土著居民和地方社区、妇女、青年等所有利益攸关方来“中国角”开展交流合作,共同为落实“昆蒙框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 Astrid Schomaker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Astrid Schomaker在致辞中表示,感谢中国在COP15期间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的杰出贡献,尤其对《昆明宣言》和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的工作予以高度肯定,期待中国在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实践中取得新进展,为确保可持续的人类未来贡献力量。

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陆军

“中国角”承办单位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陆军最后致辞,他介绍了环境规划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点工作和成果,希望借助“中国角”这个平台,与更多国际伙伴深入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全球性威胁,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联合承办和积极参与多场中国角边会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策略与行动”“保障生态文化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与应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危机”“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多重价值,增强地方社区福祉”“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调动与投融资”等多个边会,分享了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

(一)协办“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的策略与行动”主题边会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3日上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该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题为“中国加速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的主要政策和措施”主题演讲。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刘宁作了“昆明基金与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主旨报告。

王金南院士 (右)和刘宁一级巡视员在边会现场

在专题分享阶段,邀请来自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腾讯SSV、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北京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正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三峡集团、国网江苏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嘉宾作主题报告。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 侯远青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作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主流化的实践和展望——共同助力昆蒙框架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目标实现”主题演讲。他表示,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应对气候变化主流化进程启动了近20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也在积极推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国内外的合作伙伴一道,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程,搭建更广泛的协作网络,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他简要介绍了基金会围绕非国家主体自主贡献目标,与众多国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的积极探索。与中国石油合作,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布局和研究,推动企业自然保护地(OECMs)和碳中和林的建设;与蚂蚁森林项目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关键生态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公益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大熊猫等物种保护活动;与中金公益基金会、顺丰公益基金会一起,支持我国头部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将企业碳中和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纳入ESG战略。未来,基金会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气候和生多主流化进程,为落实昆蒙框架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二)联合举办“保障生态文化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与应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危机”主题边会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3日下午,由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农民种子网络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10家机构联合举办的该边会活动在中国角成功举办。

与会代表合影

农民种子网络、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秘鲁安地斯协会等机构的代表从社区、研究和政策等多维度分享了来自中国、秘鲁、加拿大、哥伦比亚的案例。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 侯远青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分享了“墨脱原始森林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促进绿色发展”的报告。自2022年起,中金公益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三方合作,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西藏墨脱,实施雅鲁藏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识别重要的种质资源,为当地绿色发展转型提供科学基础。组织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的技术团队,研究探索社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探索以高水平保护带动高质量发展的出路,分享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三)参加“推动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多重价值,增强当地社区福祉”国际研讨活动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5日上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参加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中国角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全占军主持,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刘宁、联合国环境署高级项目主管George Neba Akwah出席并致辞。

王金南院士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刘宁发表演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地学司人与生物圈计划项目专员邹玥屿致辞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做了“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多重效益的中国实践”的交流发言。他介绍了在当今国际社会面临多重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统筹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分享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治理,推动林草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和参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实践。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做主旨报告

(四)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调动与投融资”平行边会

哥伦比亚时间10月25日下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受邀参加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主办的这场平行边会。边会由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陆军主持,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Bernadette Fischler Hooper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金南(右)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Bernadette Fischler Hooper

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 陆军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生物多样性金融项目(BIOFIN)国家协调员/项目负责人 冷斐(左)

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 程亮(左)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作了题为“广泛动员社会公益力量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实践与展望”的交流分享。他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投融资回报长期性、目标对象复杂性和产出不确定性,使社会投融资难以进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兼具自然生态和金融投资背景的人才严重不足,国际投融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而生态产业发展、绿色发展转型、ESG多目标实现、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及全球协作机制的完善将带来新的机遇。从全球的统计尺度和国内近几年的统计尺度来看,用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领域的公益慈善捐赠占比不足3%,这方面潜力巨大。基金会正与国内的头部基金会一起,推动公益资金投向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也在积极推动国内外头部企业捐资支持创新示范项目,先行识别气候、生多和绿色发展领域的投融资机会,为企业、金融机构绿色转型奠定基础。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 侯远青(左)

与会嘉宾合影

三、联合举办“中国非国家主体生物多样性行动”主题展

会议期间,7家国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伙伴机构联合在蓝区展览区共同举办了主题展览,系统展示了自COP15以来,中国的社会组织积极推动非国家主体贡献目标的丰硕成果,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与会代表的关注。

中国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一级巡视员刘宁(右六)视察展区

成果展有效地展示了中国社会组织等非国家主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合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探索,倡导更多力量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为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实现COP16大会所倡导的“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美好愿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参展机构代表合影

此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仍在继续,第二周谈判仍在艰苦地进行当中,请大家随时关注基金会和众多合作伙伴机构持续从UNCBD COP16一线发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