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低碳网!
当前位置:绿色联盟 > 乡村振兴 > 正文

涪陵新兴村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2019/4/23 13:58:48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低碳网  人气:6219

四月,涪陵区大顺乡新兴村绿意盎然,春风拂过,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大顺乡是四川工农红军二路游击队诞生地,也是川东农民革命运动领袖李蔚如烈士的故里。红色文化的传承,让大顺乡把革命时期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的优秀精神充分运用到脱贫攻坚行动中去,新兴村,就是大顺乡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兴村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积极围绕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做文章,发展集体产业,打造共享农庄,完善基础设施,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把新兴村这片“金山银山”变为了脱贫靠山。
破落闭塞 常住人口不足三分之一
        新兴村是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的房屋多为木瓦结构,不少村民房梁都挂着火红的辣椒和金灿灿的玉米,寓意着喜悦和丰收。
        新兴村曾经很穷。长期以来,村里的通行都靠着几条年久失修的泥结石路,村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种植水稻,自给自足,由于没有通自来水,安全用水也成了一道“难题”。
        交通的闭塞和发展的落后,让村里的年轻人都开始“逃离”,外出闯荡,有人小有成就,便举家搬迁。慢慢地,新兴村的闲置房屋和土地越来越多,常住人口不足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成为一个走向衰落的“空壳村”。
        “我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村里土地的撂荒率已经达到了65%,我走了一圈,也没看见几个年轻人,闲置的房屋常年失修,有的用四处漏风这个形容都不为过。”村党支部书记冉瑞勇叹气道:“村落后就留不住人,但是确实也没有多余的钱用来改善。”
        新兴村虽然贫穷落后,但大自然却似乎格外偏爱这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树木苍翠挺拔,望之蔚然深秀,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8%,早晚气候凉爽,一年四季分明,有高山流水,也有小桥人家,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image.png
新兴村居民安置点 记者 唐雨 摄
        “新官”上任 共享农庄开启大幕
        2016年,新兴村迎来了转变。
        当年,冉瑞勇当选新兴村党支部书记,几番考察后决定将新兴村的自然美景好好利用起来,毕竟,“待字闺中”实在可惜。
        于是,新兴村开始着力改善基础设施。2016年,出入村的几条主干道被逐渐改善,打通制约发展的“最后一公里”,2017年4月,新兴村接入大顺乡集中供水管网,实现全村安全饮水。
        基础设施慢慢完善了,如何盘活村闲置资源,利用好自然条件优越的优势,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走出一条适合新兴村脱贫攻坚的致富路,成了冉瑞勇需要处理的一大难关。
        同时,新兴村缺乏劳动力,人力人才资源缺失,地势多为丘陵,土地发展难以连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相对困难,这些,是冉瑞勇需要处理的又一大难关。
2018年,在学习国内其他省市脱贫典例时,“共享农庄”这个理念出现在了冉瑞勇的眼前。
        “农村房屋不能随意买卖,那就可以以村集体为载体,对村里现有的闲置宅基地、闲置危房、闲置土地进行收储回购,给村民设置居民安置点进行补偿安置,并对外招租,与其合作共建、联合经营,这样就可以充分盘活村里的闲置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一夜未眠,冉瑞勇越想越觉得可行,一大早就迫不及待地和其余村干部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打造共享农庄,就可引进公司与新兴村开启合作模式,以新兴村作为开发的平台和核心,在保护生态和村落文化的前提下,由公司对房屋进行修葺,开发、引进新业态,增加配套设施,与村集体进行联合经营。同时,依托原生态田园风光,进行生态保护,基础配套,利用农民的宅基地进行客栈开发,公司出资金、农民出场地,建成后客栈由公司统一经营,收入与农户分成,集体用地采取租赁和合作的模式进行有效开发。
        想法一出,立马得到了村干部的支持。同年6月,新兴村成立了村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村集体经济经济管理,人员由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选举完成。同月,新兴村开始引进企业协力打造共享农庄,助推新兴村脱贫发展。
        新兴村“新生”了。
        “新”的希望 村民腰包“鼓起来”
        “通过我们的宣传和企业的考察,目前引进了半亩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九家企业,协力打造共享农庄,带动农户3000余亩土地入股,闲置宅基地租用21处。”冉瑞勇说,如企业想租用宅基地,则以14.38万元/亩复垦价格一次性补偿农户,同时,一年后公司按照每月1元/平方米的标准向资管会缴纳环境卫生管理费,村资管会收益再按收益分配比例进行分红,土地则根据不同的项目按600元/亩至800元/亩的价格进行流转。
        为充分调动农户和集体参与的积极性,新兴村推行“专业人做专业事”,即农户专做生产,村集体专做服务和协议,企业专做市场开发。同时,为突出特色,新兴村打造“我在农村有块田”的理念,以全程可监控可体验的有机农产品为主题,发展订单农业经济。
        村里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了新兴村未来发展的新希望,不少人观念转变陆续返乡,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
image.png
陈禄高站在自家被流转的房屋前笑欢颜 记者 唐雨 摄
        谈起村里的变化,65岁的陈禄高语气中充满欣喜:“我把宅基地流转给资管会,在安置点置换一套120平的简装房屋和40平的门面,每年二次分红能拿到3000元。之后我还把3.5亩地流转给了半亩田共享农庄,一年有2000多元的流转费,在村劳务务工,一天还有100元的务工费呢,这样算下来,一年能比之前多个两万元!”

        采访快结束时,时间已近黄昏,落日的余晖给新兴村披上了金纱,冉瑞勇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新兴村还有新希望,南两(南川区—两江新区)高速即将通行,途经涪陵,届时会给新兴村带来更多机遇,同时,今年投资38万元进行的全村道路改扩,也将在5月底完工。“新兴村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到时候返村的村民也会越来越多。”冉瑞勇充满信心。(唐雨)

        来源:中国网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

     精彩图集